第276章 你、你怎么知道是我?(1 / 2)

加入书签

    第276章你、你怎么知道是我?(第1/2页)

    这一次的学术研讨会,文物局作为官方代表,这位置自然是得坐在主位上。

    沈渊带着沈南初在众人瞩目下步入主会场,老爷子腰杆挺得笔直,脸上的笑容藏都藏不住,仿佛年轻了十岁。

    刚才沈南初那番有理有据、不卑不亢的回击,简直比他自己吵赢了还痛快。

    刘培清和他那个学生马建成,则灰溜溜地跟在后面,脸色像是刚啃了苦瓜。

    沈渊原本还想跟主办方说一说,让沈南初跟着他一起坐,没曾想,他顺着座位表一看,沈南初的名字,赫然在会议厅前排、靠近主席台的区域!

    那可是特邀嘉宾和重量级报告人的席位!

    跟他在同一排。

    得,不用说了。

    刘培清跟马建成看了,脸上的神色更是讪讪的。

    人沈南初的位置,比他们两个都还靠前。

    老师优秀,学生也不差,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刚才,真的是自取其辱了。

    会议正式开始,各位专家学者轮流上台报告最新研究成果。

    轮到马建成时,他显然还未从刚才的打击中完全恢复,汇报关于那座汉代王陵的发掘成果时,声音略显干涩,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尤其是在讲到“金缕玉衣”的工艺源流时,他下意识地略过了之前论文中较为武断的结论,语气含糊了不少。

    台下一些明眼人看在眼里,不禁暗自摇头。

    等马建成汇报完,沈南初接过了话筒。

    “各位领导,各位前辈,同仁们,大家好。今天我汇报的内容,主要围绕如何在考古学中更有效地重塑我们对过去的认知。”

    沈南初没有停留在空洞的理论阐述,而是直接展示了数个令人耳目一新的案例。

    全程,沈南初都没有拿任何的资料,脱稿秀。

    台下,从最初的惊讶、质疑,逐渐转变为专注、沉思,再到后来的惊叹和兴奋。

    许多老专家一边飞快地记录,一边不住地点头。

    沈南初所展示的,不仅仅是几项新技术的应用,更是一种全新的研究范式和思维模式。

    报告结束后,整个会场陷入了短暂的沉静,紧接着,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会议结束后,沈南初立刻被一群热情的学者团团围住。

    她游刃有余地应对着,态度谦和,却自有一股令人信服的气度。

    沈渊身边也围了不少老朋友,纷纷向他道贺。

    “老沈,你这徒弟了不得啊!给我们这些老家伙好好上了一课!”

    “沈老,您这是培养了个未来的学科带头人啊!”

    “南初同志刚才讲的内容对我们的新研究太有启发了!”

    沈渊笑得合不拢嘴,连连摆手,“都是她自己争气,我就是个引路的。”

    话虽这么说,沈渊那眉眼间的得意却怎么也藏不住。

    刘培清和马建成远远地看着这边热闹的景象,显得格外孤寂。

    刘培清最终长长叹了口气,仿佛一瞬间老了许多,他拍了拍马建成的肩膀,低声道,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