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殿试(3)(1 / 2)

加入书签

苏璟见到那个“师”字,心中正盘努力回忆着哪篇有关“师”字的文章。

那一旁的苏明则是冷笑道:“苏璟,这下你原形毕露了吧!”

“今日可是圣上临时出题,我看你又如何作答!”

苏璟并未理会,而是面朝庆帝,胸有成竹道:“无需一炷香的时间,草民张开便来!”

张口便来!

好狂妄的小子!

就算是天上的文曲星来了,也不敢说出口成章!

而那丞相范瑞更是嗤笑道:“苏璟,你可知这是哪里?”

“这乃金銮殿!”

“你若是作不出来,那可就是欺君之罪!”

其余文官纷纷附和,尤其是那吏部郎中费恺,想当初苏璟当众羞辱于他,此刻他正站在角落冷笑着。

还有那都察院闵御史,当初苏璟在国子监用砚台砸了他那宝贝儿子的头,这笔账他还记在心里呢!

若非今日是殿试,以闵御史那不肯善罢甘休的性子,定然上前狂参苏璟一本了!

“谁说我作不出!”

苏璟无视众人那充满鄙夷的目光,随后开口念诵道:“《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苏璟背诵的乃是唐代八大家之首韩愈的《师说》,这篇文章思想丰富,蕴意深远,在后世被人广为传颂。

只见苏璟不紧不慢,接着念诵道:“……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寥寥数百字的文章,苏璟果真张口即出!

令大殿中所有人,皆惊骇无比!

连那龙椅上的庆帝也身躯微颤!

“此子……着实恐怖!”

暗处,一位老者神情激动,眼中闪烁着精光,他强作镇定地抚了抚胡须,目光始终落在苏璟的身上。

整个大殿悄然无声,就连那刚才叫嚣不已的苏明,也被怼的哑口无言!

苏璟念诵完毕之后,他身后那些北方学子纷纷张口叫好!

数十年来,南方学子一直强压北方学子一头,今日苏璟代表北方学子,狠狠地扇了南方学子一耳光!

那心里可是真的爽啊!

“圣……圣上!”

苏明还想说什么,却被庆帝及时打住。

“苏璟,你果然没让朕失望啊!”

“好!好一篇《师说》!”

“这可真让朕大开眼界!”

庆帝眼眸微眯,随即说道:“看来你是另有高师授业,既然你不肯说,那朕也不必追究。”

“不过言归正传,这江陵城之乱,你可有对策?”

庆帝的目光中充满了期待之色。

只见苏璟深吸一口气,郑重道:“草民已有对策,不过……”

“不过什么?”

庆帝对此子愈发好奇。

“不过需草民亲自去一趟江陵城,草民斗胆向圣上请命,定会平定这江陵城之乱!”

别人都是在大殿之上口中作作对策而已,而他苏璟,则向圣上请命,亲自远赴江陵城平定叛乱!

这倒是让庆帝心中惊讶。

“苏璟,你果真能平定叛乱?”

苏璟郑重地点了点头:“回圣上,草民愿以性命为担保,定能平定江陵城之乱!”

其实苏璟之前为何迟迟不肯落笔,因为他在心里暗暗盘算着一个计划。

一个既能救出阿轩,又能让将军府在这京城当中立威的计划!

“好!好!”

庆帝一连说出两个好字,只见他目光一转,又望向了一旁的苏明。

“既然你们二人都有对策,那不妨朕便让你们二人亲自去一趟江陵城,若是谁先能平定江陵城之乱,那这状元之名,朕便给谁!”

“两位爱卿,可有疑义?”

苏明没有预料到圣上会让他亲自去一趟江陵城,只见他暗暗向范相望去。

范相眉头微皱,片刻后点了点头。

有了范相的点头,苏明方才舒了一口气:“回圣上,草民无异议!”

“那好,那朕便让你们二人暂代钦差之职,中秋之后,便赶赴江陵城平定叛乱!”

话音刚落,苏璟便回道:“回圣上,听闻去往江陵城的沿途,有贼寇出没,故草民向圣上要一人,保护草民的安全!”

“你倒是想得周到!”

庆帝并不恼怒,倒是极有兴趣道:“你想要谁?”

苏璟咬了咬牙,随即回道:“回圣上,草民想要之人,叫云浩轩,乃是草民的朋友!”

庆帝并未听说过此人的名字,倒是被一旁的范相抢先道:“圣上,这万万不可!”

“哦?有何不可,说来听听。”

庆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