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警钟(2 / 4)

加入书签

定,还要警惕‘遗物会’可能的反扑,以及……这些星骸意识可能带来的长期影响。”

冰见薰补充道:“根据我们截获的零星情报,‘遗物会’内部因为七号节点的失控和星骸意识的逸散(他们可能还不知道被我们收纳)而陷入了更严重的内讧。

激进派势力受挫,保守派似乎暂时占据了上风。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放弃了。

他们很可能在酝酿新的计划。”

王越泽调出一些数据模型:“从老纪体内玄珠的能量波动模式分析,这些星骸意识碎片虽然暂时稳定,但其蕴含的信息和情感能量极其庞大且活跃。

长期来看,它们可能会对老纪的意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可能……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与外界产生新的共鸣或泄露。

我们需要一个长远的、更根本的解决方案。”

根本的解决方案?谈何容易。

这些意识是消亡文明的遗产,是历史的伤痕,既不能简单消灭,也难以轻易安抚。

就在这时,幽稷的意念再次传入纪连淮脑海,带着一丝若有所思的意味:“或许……方向错了。”

纪连淮一怔,在心中问道:“什么意思?”

“你们一直想着如何‘处理’这些残响,或引导,或净化,或容纳。”

幽稷的意念如同在黑暗中划亮一根火柴,“但为何不换个角度?这些残响,是灾难的产物,但本身也是极其珍贵的……‘信息宝库’和‘历史见证’。

‘遗物会’窥伺它们,是为了扭曲利用。

但若能以正确的方式解读、理解它们,或许能揭开那些消亡文明的真相,甚至……找到避免重蹈覆辙的钥匙。”

幽稷的话如同惊雷,在纪连淮心中炸响,也通过她的转述,让指挥部内的其他人陷入了深思。

是啊,他们一直将这些星骸意识视为威胁和负担,却忽略了其本身蕴含的、越时代的价值。

如果能安全地解读这些意识碎片中蕴含的知识、历史、乃至教训,那将是一笔无法估量的财富,对于理解宇宙、认识自身文明都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

“但这太危险了。”

郁尧先提出质疑,“直接解读这些充满负面情绪的意识,极易被其同化或反噬。”

“当然不能蛮干。”

幽稷的意念透着一丝傲然,“需要特殊的‘解码器’和‘防护措施’。

本尊或许可以尝试构建一个更安全的意识交互界面,但需要时间,也需要纪连淮的共鸣能力进一步提升,达到能‘共情’而不‘沉溺’的境界。

这需要漫长的修炼和适应。”

新的可能性被打开了,但前路依然布满荆棘。

这不再是一场单纯的防御战或反击战,而是一场探索战,一场与历史对话、与消亡共存的冒险。

随后的日子里,纪连淮的生活进入了一种新的节奏。

她不再需要频繁应对外部的直接威胁,而是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内在的修炼和适应中。

在幽稷的指导下,她学习如何更精细地掌控自己的意识,如何在内景天地中建立更稳固的“安全区”

,如何与那些星骸意识碎片进行更安全、更浅层的接触,像考古学家清理文物上的泥土一样,小心翼翼地尝试解读一些边缘信息。

这个过程缓慢而艰难,每一次尝试都伴随着精神上的巨大消耗和风险。

但纪连淮坚持了下来。

渐渐地,她不再仅仅感受到痛苦和绝望,偶尔也能捕捉到一些破碎的、关于那些文明辉煌时期的记忆片段——壮丽的星空城市、奇异的生命形态、深奥的哲学思辨……这些现虽然零碎,却让她对这些消亡的文明产生了更深的同情和理解,也让她更加坚定了探寻真相的决心。

王越泽则全力投入到对玄珠能量场的监测和新型意识交互技术的研究中,为未来的“安全考古”

做准备。

郁尧和西园寺导演则负责稳定外部局势,密切关注“遗物会”

的动向,并开始秘密筹备一个旨在安全研究星骸意识的长期项目框架。

千禧城似乎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但星火倡议的核心成员知道,他们正站在一个全新的上。

纪连淮的体内,容纳着一个微缩的、充满悲伤与秘密的宇宙。

而他们的使命,也从守护一座城市,扩展到了探索一段被遗忘的星河历史,并从中寻找照亮未来的光芒。

星火之光,如今不仅照亮现实,更试图穿透时间的迷雾,去读懂那些沉默星辰最后的低语。

纪连淮体内玄珠开辟的“内景天地”

,成为了一个微缩而动荡的星骸意识宇宙。

在幽稷力量的维持下,那些被收纳的破碎意识暂时找到了栖身之所,不再肆意侵扰千禧城的现实网络。

然而,这种平静是脆弱且充满变数的。

纪连淮每日的“内视”

与浅层共鸣修炼,如同在风暴眼中行走,既要维持平衡,又要小心翼翼地从那些充满痛苦执念的意识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