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取名(3 / 4)

加入书签

/p>

和“小行星带能量涓流”

的关键线索指明了新的调查方向,但失去实时预警能力,让每个人都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不安。

纪怜淮尤其能体会到这种变化,原本时刻萦绕在识海中的那份古老而强大的意识沉寂后,世界仿佛变得格外寂静,也格外脆弱。

她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星火倡议”

的日常工作中,用繁忙来冲淡内心的忧虑。

倡议的各项工作在稳步推进,个“深空探索者心理支持中心”

的建设进展顺利,批资助的研究项目也开始产出有价值的初期报告,为前沿科技伦理规范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

纪怜淮积极参与这些事务,她的公众形象逐渐从单纯的明星演员,转变为更具分量的科技伦理倡导者,这让她在应对危机时,拥有了更坚实的社会基础和个人定力。

与此同时,郁尧和王越泽领导的追踪工作进入了最紧张、最枯燥的阶段。

根据幽稷最后提供的模糊方向——“火星轨道之外的小行星带区域”

,调查范围被锁定在了一片广袤而复杂的空间。

小行星带内天体遍布,环境复杂,电磁信号干扰严重,是隐藏秘密基地的理想场所。

基石厅调动了所有能调动的深空监测资源,包括几颗高轨道侦察卫星、几个深空天文台的射电望远镜阵列,甚至秘密征用了一些民用太空望远镜的观测时间,对目标区域进行地毯式扫描。

王越泽则带领技术团队,开了一套复杂的算法,用于从海量的深空监测数据中筛选出非自然的信号特征。

他们重点寻找以下几种异常:持续性的低功率能量辐射、规律性的微弱引力扰动、以及任何无法用已知天体活动解释的短暂信号脉冲。

这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如同在撒哈拉沙漠中寻找一粒特定的沙子。

数周时间过去了,初步筛查排除掉了数以万计的自然现象和已知人造物体,但尚未现明确的可疑目标。

团队内部开始弥漫起一丝焦躁和怀疑的情绪,有人甚至开始质疑幽稷感知的准确性。

纪怜淮虽然也感到压力,但她内心深处对幽稷的判断有着坚定的信任。

她定期尝试与沉睡中的幽稷进行意念沟通,虽然得不到任何回应,但她能隐约感觉到,丹田内的玄珠似乎比以往更加温暖和活跃,仿佛在自地滋养着什么。

这让她相信,幽稷的恢复正在持续,苏醒只是时间问题。

一天深夜,纪怜淮在公寓里审阅一份关于人工智能自主武器伦理约束的报告草案,感到有些疲惫,便走到窗前眺望星空。

千禧城的灯火在脚下蔓延,但她的目光却不由自主地投向东南方的夜空,那里是猎户座的方向,也是幽稷提及的深空异常点所在的大致方位。

一种难以言喻的渺小感和对未知的敬畏涌上心头。

就在这时,一种极其微弱、却异常清晰的悸动,从她丹田深处的玄珠传来。

那感觉并非幽稷的意念,更像是一种共鸣,一种对遥远深空中某种特定能量频率的微弱呼应!

悸动只持续了一瞬便消失了,但纪怜淮确信那不是幻觉。

她立刻将这个情况记录了下来,并在第二天一早的加密通讯中告知了郁尧和王越泽。

“玄珠共鸣?”

王越泽对此极为重视,“怜淮,你能描述一下那种共鸣的感觉吗?比如是持续的还是有节奏的?强度如何?”

纪怜淮仔细回忆:“非常短暂,大概只有零点几秒,感觉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拨动了一下,很微弱,但很清晰。

没有节奏,就是一下。”

王越泽迅将这一描述输入分析模型。

“这很可能是一种极其短暂的、高指向性的能量脉冲被玄珠捕捉到了。

如果幽稷的感知是正确的,这脉冲有可能来自小行星带的那个潜在中继站,也可能是更深空的异常点在进行间歇性信号射!

我们需要调整扫描策略,重点捕捉这类转瞬即逝的脉冲信号!”

调查方向因此得到了微调。

技术团队加强了对瞬时信号的分析权重,并尝试利用分布在不同轨道的卫星进行信号三角定位。

功夫不负有心人。

就在纪怜淮感受到玄珠共鸣的第五天,王越泽的团队终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一颗位于高椭圆轨道、负责监测太阳风活动的科学卫星,在其备份数据记录中,捕捉到了一次持续仅毫秒级、能量特征极其特殊且高度定向的射频脉冲!

脉冲的源头,经过初步计算,赫然指向小行星带外围一颗编号为s-7743、直径约五公里、轨道参数相对稳定的小行星!

更令人振奋的是,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回溯分析,他们现类似的微弱脉冲信号,在过去几个月内,以不规则的间隔出现了数次,但因其极其短暂和隐蔽,此前一直被当作仪器噪声或宇宙射线干扰忽略了。

脉冲的定向性非常强,其射轴心延伸出去,恰好指向幽稷之前提到的猎户座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