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旧日现在(2 / 5)

加入书签

淮靠在窗边,阳光勾勒出她清瘦的轮廓。

王越泽把纸袋放在茶几上,献宝似的打开:“喏,我妈特意给你做的糯米藕,还热乎着呢。

她说你以前去我家最爱吃这个,最近太忙你都好久没去了,肯定馋这口。”

香甜的气息弥漫开来,纪怜淮看着那晶莹剔透,淋着糖桂花的藕片,心头微暖。

王妈妈的手艺,是她少年时代为数不多能感受到的、带着烟火气的温暖。

“替我谢谢阿姨。”

她轻声道。

王越泽照旧温和一笑,拉过一张椅子坐下,眼神有些悠远:“你还记得吗?高三那年春天,一模考试前压力山大,咱俩实在憋不住了,翘了下午的自习课,偷偷翻墙溜出学校。”

纪怜淮端起茶杯,氤氲的热气模糊了她的视线,记忆的闸门被轻轻推开。

“记得。”

她声音很轻,“那天阳光特别好,风里有青草的味道。

我们跑到学校后面那个废弃的铁路桥墩上,就那么坐着,看云,看火车轰隆隆开过去,谁也不说话,就觉得特别自由。”

“对,就是那儿!”

王越泽眼睛亮起来,“后来教导主任带人抓逃课的,差点逮着我们。

还是你机灵,拉着我躲进桥墩下面的排水管里,又黑又脏,咱俩挤在一起,大气都不敢出,听着教导主任的皮鞋声在外面哒哒哒地响…那心跳声,咚咚咚的,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好笑又刺激。”

纪怜淮唇角微弯。

那段带着青草气息和少年人专属的回忆,此刻鲜活起来。

“还有,”

王越泽兴致勃勃地继续,“你那时候文学好得不像话,我就烂得一塌糊涂。

每次考完试,你拿着我那张画满红叉的卷子,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一边嫌弃我笨,一边又认命地一道题一道题给我讲,讲到我懂为止。

我星际标准语好点,就负责监督你背单词,你那个音啊……”

他故意拖长了调子,促狭地笑,“真是别具一格。”

纪怜淮难得地露出一丝窘迫,瞪了他一眼:“彼此彼此。

你小论文的立意,每次都让老师怀疑人生。”

两人相视一笑,空气中弥漫着轻松愉快的氛围,仿佛又回到了那个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少年时代。

“最难忘的,还是高二那次。”

王越泽的笑容淡了些,眼神却更加明亮,“学校后巷那几个混混欺负那只瘸腿的小黄猫,我们俩正好撞见。

你二话不说就冲上去了,我也不能怂啊,跟着就上了。

结果咱俩被揍得鼻青脸肿,但好歹把猫抢回来了。”

他摸了摸鼻子,仿佛还能感觉到当时的疼痛,

“后来咱俩轮流照顾它,藏在宿舍楼后面的杂物间里,给它喂火腿肠,你给它包扎伤口,手笨得要死,差点把猫腿给缠成粽子”

“是你买的肠太咸了。”

纪怜淮淡淡反驳,眼底却带着暖意。

那只叫“小黄豆”

的猫,后来被学校附近的好心阿姨收养了,成了他们那段莽撞青春里最温暖的注脚。

回忆如同涓涓细流,在阳光明媚的客厅里静静流淌。

王越泽的声音带着一种劫后余生的珍惜:“老纪啊,躺在病床上动弹不得的时候我就想,如果能好起来,我一定要回学校看看。

看看我们翻过的墙头,看看那个废弃的桥墩,看看当年藏小黄豆的杂物间还在不在。

那些地方,装着我们最纯粹、最没心没肺的时光。

你能不能陪我去一趟?”

他的目光带着期待,清澈而真诚。

纪怜淮看着他的眼睛,那里面盛满了对生命的感激和对过往的眷恋。

高中时代对她们二人来说都是深刻又重要的,人生的转折点、友谊的开始,在曾经日复一日的阴霾里显得格外明亮。

她沉默片刻,点了点头:“好。”

三天后,一辆低调的黑色轿车驶离千禧城,朝着郊外驶去。

目的地是他们的母校,一所位于城郊结合处,有着几十年历史的老牌重点高中。

林蒙没有跟来,将空间留给了这对有着特殊羁绊的“兄妹”

重返故园,熟悉又陌生。

校门依旧是仿古的青砖结构,但门禁系统已升级为虹膜和生物电双重认证。

操场边的梧桐树依旧高大,但枝干上缠绕着用于环境监测和数据传输的柔性光缆。

教学楼外墙爬满了自清洁纳米涂层,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光。

两人并肩走在智能步道上,脚下的感应模块随着步伐亮起柔和的引导光。

操场边的梧桐树更高大了,枝叶繁茂。

教学楼粉刷一新,但楼梯拐角处斑驳的痕迹依旧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两人并肩走在林荫道上,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

向来稳重的王越泽忽然像个兴奋的孩子,指着各处,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当年的趣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