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东、欧班列(3 / 4)

加入书签

地政府加强对两国的监视力度。

    同时也开始谋划,如何将法国在西非的三块殖民地,也就是达荷美,上沃尔特还有尼日尔整合起来。

    从而加强法国在这一区域的统治力量和行政资源,以应对包括东非,南德意志王国,哈布斯堡君主国和新奥地利王国这些东非势力对当地的威胁。

    不过,法国政府虽然对两个新成立的哈布斯堡国家心生警惕,能做的也不多。

    因为现在法国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面对日益严峻的欧洲局势,尤其是重新走上扩军武装道路的德国,在本土受到严重外部危机威胁的时候,很难同时兼顾殖民地的安全。

    而且1936年,还有一件大事吸引了法国人的注意力,那就是法国腹背的西班牙,局势越发动荡,甚至可能发生内战。

    而西班牙的局势变化,法国不能完全撒手不管,以防止西班牙完全倒向德国,对法国进行背刺。

    ……

    达尔富尔。

    尼亚拉市是达尔富尔的行政和经济中心,也是东非达尔富尔殖民地政府所在地,当初东非选择达尔富尔殖民地首府的时候,主要竞争的城市有两座,分别是尼亚拉市和法希尔市。

    而尼亚拉以交通,还有水资源优势最终获胜。

    交通上,尼亚拉本来就是达尔富尔最重要的商业中心,连接埃及苏丹地区,南德意志王国和东非之间的贸易,并且能够辐射达尔富尔主要人口分布区域。

    法希尔比尼亚拉更靠近达尔富尔的中心位置,但是达尔富尔北部几乎都是沙漠,人口集中在南部和西部。

    至于水源上,尼亚拉的降水量虽然也比较匮乏,但是至少可以达到四百毫米以上,是法希尔的两到三倍,并且通过东非建设的堤坝,在其南部形成了一个足以供应城市发展的水库。

    因此,从现代城市发展的角度来说,尼亚拉更适合作为达尔富尔的经济中心发展,同时也便于东非对达尔富尔地区的掌控。

    可惜,达尔富尔地区因为过于贫穷的原因,它在东非的殖民地中,甚至都不太受重视。

    不过现在达尔富尔有了翻身的机会,那就是北非铁路正式全线贯通,达尔富尔成为了东非对环地中海贸易中的关键一环。

    在尼亚拉市一边,第一列从班加西港开往东非本土的货物列车,也可以称为东欧班列,正停靠在尼亚拉火车站补充饮用水和检修,而这也吸引来了大量尼亚拉市民的围观。

    “太好了,这列火车就是我们尼亚拉经济腾飞的标志,以后尼亚拉将不再是帝国无视的偏远地方,而是帝国和欧洲,北非贸易的关键节点!”

    “北非铁路的开通,对于尼亚拉市和达尔富尔的意义十分重大,没有这条铁路,达尔富尔始终都是帝国最无足轻重的领地,而有了这条铁路,就可以大大提升我们的地位,还能为达尔富尔的经济发展插上翅膀。”

    所有达尔富尔人对这条铁路的开通都充满了期待,因为达尔富尔的机会实在太稀缺了。

    长期以来,如果说东非周边最贫穷和落后的国家或者地区,那达尔富尔绝对高居榜首,且地位无法撼动。

    就算埃及和阿比西尼亚,两国虽然也属于低收入水平的落后国家,但是他们的人口和经济体量大啊!

    并且达尔富尔的气候也是东非周边最恶劣的,埃及和南德意志东部,也有大量的沙漠,但是埃及有尼罗河这个稳定的水源地,南德意志东部有沙里河和乍得湖流域,只有达尔富尔连一条可常年有水的河流都没有。

    所以,对于达尔富尔居民来说,水资源的匮乏,天然限制了当地工业和农业的发展,所以达尔富尔想要破局,最可靠的办法就是打破达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