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抵达洛美(2 / 4)
让法国感到绝望,本身还是一个非洲国家。
如果在西非殖民问题上,和东非撕破脸皮,法国没有任何可能性取胜,还有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丢失国际颜面。
所以法国政府很识趣的对东非多哥兰殖民地的一些“非法”活动,选择了沉默。
纳蒂廷古和周边区域,这些前世属于贝宁的土地,就成了之前东非的领土,现在则成为哈布斯堡君主国的立根之基。
纳蒂廷古镇和达庞镇,虽然都是多哥兰北部“重镇”,且为区域的行政中心,但是两座城镇完全没有可比性。
纳蒂廷古镇是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城镇,而不是达庞那样名义为镇的小村庄。
截止到1935年,纳蒂廷古的人口就超过两千三百余人,这也是多哥兰北部最大的城镇,仅人口就接近达庞镇的四倍。
同时,纳蒂廷古的经济也比达庞镇要强很多。
纳蒂廷古及周边区域,农业开发程度虽然也比较低下,但是超过达庞镇辖区,这里已经有初具规模的棉花,花生等经济作物种植。
也就是说纳蒂廷古在农业领域,是领先达庞的,当然,纳蒂廷古更主要的地方,在于它的地理位置,这里原本就是周边势力交汇的一个中心,所以贸易更加繁荣。
这中间还有一个推动因素,那就是多哥兰在纳蒂廷古的军事部署,纳蒂廷古有军队驻扎,这刺激了当地贸易的发展。
如果没有贸易和军事这两个因素,理论上来说,达庞应该是可以超越纳蒂廷古的,因为达庞的农业发展条件实际上更加优越,不管土地肥力,水源上都比纳蒂廷古更具有优势。
1935年11月6日。
洛美港。
卡尔皇储和斐迪南大公二人,乘坐的东非货轮在此处靠岸,对于多哥兰这个陌生的地方,二人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这里就是多哥兰的洛美港,发展的很不错么!”卡尔皇储站在甲板上惊叹道。
斐迪南大公说道:“洛美是东非在几内亚湾最重要的战略支点,所以,他们在经营这里的时候,肯定不吝啬资源,加上这里是多哥兰首府,所以发展已经足以比肩一些东非的小城市。”
“即便和原本奥匈帝国许多城市相比,洛美也算经济不错的地方了,不过,洛美的景色确实十分怡人,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洛美市的景色确实十分出众,尤其是从陆地看向大西洋面,水天一线,十分壮丽,笔直的海岸线和纯净的沙滩,东非风格的城市规划,融洽的交汇在一起。
卡尔皇储说道:“东非的城市规划,在全世界都是别具一格的,而洛美在城市布局上和罗安达很像,不过这座城市规模远不及罗安达那种大城市。”
“以后,如果我们在领地上,能够将城市建设成洛美这样,感觉也很不错。”
斐迪南大公对于城市建设倒不是很感兴趣,他对卡尔说道:“我们这次来多哥兰可不是为了游览的,而是为了重塑家族的荣光,洛美确实很漂亮,不过,我们到了领地后,最好把钱都花在刀刃上。”
“这次我要去的达庞镇,我打算将其优先发展军事要塞,至于城市建设,也要等彻底在多哥兰北方站稳脚跟后再考虑。”
“达庞镇的军事压力还是不小的,从地图上来看,他的北方是法国殖民地,西面是英国殖民地,新奥地利想在那里立国,就必须先解决安全问题。”
斐迪南大公原本在奥匈帝国,就主要在军队活动,所以他更倾向于实用主义,侧重于军事上的发展思维。
卡尔皇储对他的看法也颇为认同,不过也有一些自己的独到见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