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旅游业(3 / 4)

加入书签

“别的不说,那些沿海的城市,光是海运这一点,就绝对不是我们可以相比的,而我们阿鲁沙作为普鲁士省第三大城市,实际上连一些沿海的中小城市经济都很难超越。”

    “不过,好在东非的沿海城市数量不多,否则阿鲁沙等内陆中小城市,还有很大的下降空间。”

    东非本土虽然挨着印度洋和大西洋两大洋,但是海岸线平直,缺乏优良港口这个问题,始终伴随着东非。

    这使得东非只能把精力集中于现有港口改造和扩张上,换句话说,数量不够,就通过提升港口的质量,从而规避东非海岸线的劣势。

    效果也十分显著,像蒙巴萨,达累斯萨拉姆市,卡宾达,罗安达,贝拉,光是人口超过百万的沿海大城市,东非就高达五座。

    而美国只有三座,分别是纽约,费城和洛杉矶,美国的海岸线状况可比东非好上一大截,优良港口众多。

    不过,在中小型港口城市数量上,东非就比美国逊色的多了。

    这种情况也给东非内陆城市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不过放在国际竞争中,其他国家优良港口越多,显然经济竞争力就越强,反而给东非带来了劣势。

    这也是东非政府为什么下大力气也要开通赞比西河航运的原因之一。

    一片肥沃的土地,哪怕当下没有利用开发,未来也能开发成良田,而一个优良的港口,现在发展不起来,未来说不定就能成为经济发达的区域,因为它们的天然禀赋放在那里。

    这一点就像如今的远东帝国一样,远东帝国那种条件,就注定了他一旦解决内部问题,在经济上就很容易腾飞。

    东非政府的许多工程都是为了解决东非自然条件上的先天不足,而这也是东非经济在20世纪初腾飞的根源。

    卡西也说道:“阿鲁沙市经济,要看政府的眼光和能力,还有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扬长避短,这样阿鲁沙市不说成为东非经济的中流砥柱,也不至于拖全国后腿。”

    勒韦尔问道:“那你认为我们阿鲁沙应该怎么发展?”

    卡西说道:“工农业就不多说了,阿鲁沙的上限放在这里,我比较看好第三产业,因为阿鲁沙的旅游业资源十分丰富,其他不说,眼前的乞力马扎罗山,如果能利用好,就能带动不少产业的发展。”

    阿鲁沙就在乞力马扎罗山脚下,而乞力马扎罗山作为非洲第一高峰,本身知名度很高,同时它的自然景观,在东非也是稀罕物。

    尤其是乞力马扎罗山顶的雪盖,东非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常年都见不到雪,所以雪景对东非人的吸引力不弱,以至于每年有不少人跑到东非最南边的奥兰治省观雪。

    卡西接着说道:“除了乞力马扎罗山这个天然景观财富以外,我们阿鲁沙周边还有宝石湖,塞伦盖蒂草原,各种火山,东非裂谷等等。”

    所谓的宝石湖,就是前世坦桑尼亚的曼雅拉湖,这片湖泊在东非大裂谷的底部,但实际上,东非大裂谷十分庞大,身临其境的人很难察觉到这条地球疤痕。

    卡西说道:“阿鲁沙的自然景观壮丽多样,生态优越,气候优异,这都是旅游业发展的绝佳条件,如果能把这里打造成世界知名的避暑胜地和观光地,还是很有前途的。”

    到非洲避暑,这并非玩笑,至少东非内陆许多地区的气候就广受国际好评。

    这些年来,因为东非经济的发展,有许多外国政客,外交官,商人,游客,冒险家来到东非,并且打破了他们对东非的刻板印象。

    就比如东非首都莱茵市,许多欧美外交人员都对其环境和气候赞不绝口,尤其是苏联外交人员。

    也就是这个时代,苏联不流行出国旅游,否则的话,东非肯定能吸引大批苏联游客。

&n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