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焦夫镇(2 / 4)

加入书签

bsp;   而东非这种繁杂的市场需求,也使得东非的中小型家庭农场比较盛行,他们会根据本地城镇的饮食习惯,种植适合的农业作物,这也是他们的生存之道。

    毕竟,如果是那些适合大农场,规模化种植的农业作物,他们反而不可能竞争的过东非的大型国营农场。

    可以说,东非多样化的饮食需求,反而促进了中小型家庭农场的繁荣,尤其是城镇周边的农业地带。

    不过,焦夫镇显然享受不到这种待遇,受制于水源和交通等因素的限制,焦夫镇的耕地如何利用,都有明确的规定,当然,像波尔自家开辟的这种菜地,并不算在内。

    焦夫镇不缺土地,毕竟整个库夫拉地区有接近五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但这些地区大部分都是沙漠,缺乏水源,理论上来说,只要有足够的水,焦夫镇的居民想种多少地就种多少地。

    但是,焦夫镇的水资源供应是有限的,虽然焦夫镇政府和军方打了几口新的水井,也禁不起胡乱挥霍。

    波尔说道:“其实也还好,焦夫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这里只要耐得住寂寞,其实并不比国内其他地方差,未来利比亚铁路开通后,这里的日子只会更好。”

    就在二人说话间,突然听见远处传来一声惊呼声:“有车队来了!”

    波尔和卡莫西多朝着镇外的方向看去,只见一支规模颇大的车队正向着这里焦夫镇行进,车轮掀起一片尘土。

    波尔判断说:“这支车队的规模不小,可能有十几辆之多,看来这次来了不少人,咱们过去看看新人!”

    对于焦夫这个相对封闭且平静的小镇,最不缺看热闹的人,尤其是每一次有人到来,哪怕只是路过,也会有人凑上去和他们攀谈。

    一般到焦夫镇的外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东非人,另一种是一些利比亚的阿拉伯商人。

    这支车队显然是东非国内的,因为利比亚的阿拉伯商队都是驼队,而且只会从北方过来。

    阿拉伯商队到焦夫,主要是为了倒卖物资,他们从这里进货,然后贩卖到意属利比亚或者法属利比亚的阿拉伯部落。

    这也形成了新的商业路线,而这条路线的形成,也是因为东非对库夫拉地区的探索,在此前,东非和利比亚虽然也有陆地贸易,但主要通过埃及或者南德意志地区中转。

    因为库夫拉地区的环境过于恶劣,只等到东非人进入该地区,并且进行一些改造后,才建立了一些据点,从而让当地拥有了一批稳定的水源和物资补给点。

    在此前,任何想穿过库夫拉地区的人和组织,用九死一生,甚至无生形容都不为过,与之相比,反而绕路更具有可行性。

    焦夫还不是东非在库夫拉地区最北端的据点,东非在库夫拉地区最北端的据点是北方距离焦夫镇四百多公里的一处军事据点,或者说的岗哨,仅仅驻扎着七个人,也就是一个班的兵力。

    在往北一百多公里,就是意属利比亚的贾卢镇,这其实也是一处绿洲,也是意属利比亚的最南端,在古代是北非重要的贸易站之一,贾卢主要服务的是东西向的贸易,也就是埃及到利比亚西部等地区,它的西边就是埃及比较知名的锡瓦绿洲。

    贾卢镇基本可以看做东非达尔富尔殖民地和意大利利比亚殖民地的分界点。

    前世意大利就是通过此地,进入库夫拉地区,但是,本时空里,意大利殖民利比亚的时间就晚了许多,以至于和东非碰在了一起。

    而这也意味前世利比亚这个国家的区域内,未来大概率会分为四个国家所有,首先是以的黎波里为中心的法属利比亚,然后是以班加西为中心的意属利比亚,而南德意志王国也占据着前世利比亚的部分领土,最后是东非达尔富尔殖民地占据的库夫拉地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