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库夫拉地区(3 / 4)

加入书签

大型城镇水源,只是开发当地的地下水资源,来保证后续利比亚铁路的运营,以及铁路沿线生态防护带的用水需求。

    喀布教授说道:“如果没有对这些沙漠地下水的发现,那政府自然不可能推动利比亚铁路工程的建设。”

    “这条铁路沿线,未来会配套对应的生态防护带,我们以前建设西南省铁路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

    “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座水房,为生态防护带提供基础的水源保证,从而避免在流沙区域,风沙对铁路的侵蚀。”

    西南省铁路,也是东非最早建设的沙漠地带铁路,那里的条件也就比库夫拉地区好上一点,因为临近大西洋的原因,至少还有一些降水。

    至于库夫拉地区,地中海的水汽基本抵达不了,能依赖的也只有当地的地下水,前世这种地下水也称为“化石水”。

    化石水,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这种地下水资源的难得,在进入工业文明以前,这些地下水除了焦夫等几个绿洲以外,根本没有得到利用和开发,它们储存在沙漠下的岩层深处。

    之后,喀布教授继续和学生们讲述着库夫拉地区的各种知识,包括东非在此地发现的古人类文明遗址。

    在库夫拉地区有许多壁画,壁画上有许多古代库夫拉地区原始居民狩猎和生活的景象,也包括各种动物,比如长颈鹿,牛,狮子等等。

    喀布说道:“这些发现,说明在远古时代,库夫拉地区的气候和今天有很大差异,那个时候,库夫拉地区可能存在大量的草原,并且发展出大量原始部落。”

    “而这些原始部落后来也基本随着气候的恶化,而最终消散在历史长河之中,一直到千百年后,才因为帝国对当地的调查,而重新呈现在世人眼前。”

    “除了这些几乎无法考究的原始文明以外,库夫拉地区还有一些古代其他地区的文明遗留碎片,比如埃及和阿拉伯地区的陶器碎片等,这说明古代埃及等文明,也尝试过开辟商路,不过最终没有成型。”

    “而利比亚铁路建成后,库夫拉地区也将重新一些生机,这里未来将是帝国和欧洲贸易最重要的陆地贸易通道之一。”

    “可惜,如果不是英国人的阻挠,我们也不至于选择这条路线,建立和欧洲的新贸易线路。”

    相较于利比亚,埃及显然是东非建设铁路直连地中海的最佳选择,毕竟有尼罗河存在,且尼罗河沿岸人口众多,铁路建设条件更优越。

    但是,英国人显然不希望东非建设一条从埃及经过的铁路,绕开苏伊士运河。

    毫无疑问,如果真的能通过埃及建设北非铁路,那对于埃及和东非两国经济都有很大的益处,苏伊士运河虽然同样能给埃及在未来带来收益,但是尼罗河沿岸显然才是埃及的中心,而流经西奈半岛的苏伊士运河,无法惠及更多的人口。

    以东非的赫赫威名,或者说阿拉伯世界传播的凶名,就算没有英国因素,埃及可能也对北非铁路建设存在异议,毕竟,东非的殖民地可是搞了不少“种族灭绝”活动。

    当然,现在东非也不关心埃及和北非铁路怎么样了,如今利比亚铁路已经立项,并且开始初期工程,等这条铁路建设完成之后,未来就是埃及求着东非,可能才再会考虑了。

    这些和喀布教授他们都没有太大关系,车队依旧在向着焦夫的方向行驶,只要抵达了焦夫,他们的工作也将正式展开。

    焦夫是利比亚铁路修建的重要节点之一,未来也可能是库夫拉地区比利亚铁路沿线,最热闹的城镇。

    除了为铁路服务以外,它还牵扯到东非未来的军事部署,在东非占领库夫拉地区以后,这也使得焦夫成为了东非控制的最靠近欧洲的城镇。

    以焦夫镇为中心,到欧洲大部分地区的直线距离都在五千公里以内,就比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