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加入(3 / 4)

加入书签

际意义不大有关。

    有反对,自然也有支持,东非外交部长弗里尔就说道:“对于是否加入国联,我的意见是应该加入其中,这有利于我们借助这个平台,加强和其他国家的联络,尤其是非列强国家。”

    “因为历史原因,这些国家长期受到欧洲列强的影响和控制,毕竟几个世纪以来,欧洲就是近现代世界文明的中心。”

    “因为大航海时代的掀起,欧洲各国在世界范围建立起了广泛的影响力,现在国联的出现,如果能操作好,这无疑是一个我们和其他国家交流联络的平台。”

    “这也符合目前帝国在外交领域更加积极和开放的基本国情,当然,前提是国际联盟并不会对东非形成过度的干预。”

    “但事实,国联只是一个非强力国际组织,即便欧洲各国有意压制,实际上我们也可以不予理睬,最坏的情况下,大不了退出,对我们也没有太大影响。”

    这一点在前世同样可以找到参照,就比如后来苏联加入国联,就是抱着这种想法,从而加深苏联的国际影响力,虽然后来苏联又被开除了。

    但这也正说明苏联不被“国际社会”所认可,而20世纪初的国际社会一般来说就是欧洲。

    东非自然也有想要获得“国际认同”的人存在,这就和东非国内有些人,一心想打入德意志圈子一样。

    而实际情况却是,东非在国际社会上的受待见程度只能说一般,甚至作为一个自诩德意志国家,德国和奥地利对东非的态度也在战后发生了转变。

    国家之间只有利益,在一战前德奥两国民众对于东非一直都不待见,而政府层面,因为有求于东非,所以关系还是不错的。

    但是随着东非工业化,以及一战前后的各种利益纠纷,德奥两国在政府层面对东非态度也发生了变化。

    这些问题,其实都可以归纳为东非作为一个后发国家所必须克服的问题,别说东非,就是美国和德国这两个相对于东非历史“悠久”的国家,也长期被“国际社会”各种排挤和贬低。

    德国是“蛮子”,美国是“暴发户”,而东非更是“野蛮和暴发户”的集合体,当然,东非还不是最“惨”的,东非后面还有日本,俄国等一众国家。

    先富从各个方面压制和贬低后富和未富,这是人性和利益上不可能避免的问题。

    相对于东非这种正儿八经的“后富”国家,甚至美国,德国和俄国都属于“先富”行列,只不过俄国因为工党的原因,已经自动被世界各国归纳为“敌人”这个行列,而对于敌人,毫无疑问,各种恶劣的战术都会使用在俄国身上。

    毕竟东非这种后发国家能富裕起来,那自然有国家就要利益受损,东非工业发展,也就代表着其他工业国利益的受损。

    虽然目前东非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但是正如“国际社会”所言,东非确实是暴发户,东非的财富还没有转变为影响力和地位,彻底被所谓国际社会接纳。

    这就像过去欧洲的旧贵族看不起新晋贵族一样,当然,如果连贵族都不是,那只有被新旧贵族一起看不起的份,连被讨论的机会都没有。

    所以,目前国际舆论对东非负面宣传,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褒奖”,这正是因为东非工业和国力达到一定程度后,所必然会遇到的问题,黑红也是红,很多弱国和贫国连这种机会都没有。

    在总结了双方的意见后,恩斯特说道:“对于国际联盟这个组织,我也有自己的一些看法。”

    “就目前而言,东非对于国际社会来说,确实是一个后发国家,而后发国家就注定还要面临诸多考验,我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改变国际形象,舆论等软实力上的劣势。”

    “这一切还要靠我们自己的努力,只要我们做的多,足够努力,终究可以不断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