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世界经济复苏(3 / 4)

加入书签

而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这些私人钢铁企业通过激烈的竞争和兼并,到1920年为止,已经形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钢铁生产企业,虽然依旧无法和东非大型国有钢铁企业对比,但是和一些地方企业对比,丝毫不落下风。

    而民营钢铁企业也是助推东非钢铁产量在一战期间,迅速膨胀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他们当时普遍规模不大,但是奈何数量众多,所以集中在一起,整体产量足以对东非全国钢铁市场形成一定的影响力。

    实际上,在一战时期,东非的民营钢铁企业经过数年野蛮生长,已经积累了一定资本,甚至接盘了一些经营状况不善的地方钢铁产业企业。

    等到一战彻底结束时,东非钢铁产业国民占比已经达到接近六四开的水平。

    这主要是因为那些东非大型钢铁国有企业,产能过于惊人,单个钢铁企业就能达到动辄十万,几十万甚至数百万的钢铁产能,这种大型钢铁生产企业,投入巨大,也只有东非政府才有能力进行投资。

    而到了五五规划期间,东非钢铁领域发展受到政策影响,转向高质量发展后,相关法律,措施的出台,提高钢铁产业企业门槛,推动落后产能淘汰。

    这毫无疑问会压制东非钢铁产业的短期发展,比如一些钢铁厂可能因为设备情况,经营状况,相关措施等不利因素,而无法通过政府审核,所以停工停产,甚至可能直接倒闭。

    这样一来,整体的钢铁产能自然不会出现大幅度增加,反而在前期出现大幅度下降情况。

    弗里德里希就针对这一点说道:“就目前国际市场的发展情况来看,全世界钢铁产能在这几年,处在一个爆发期。”

    “欧洲各国钢铁生产恢复,帝国和美国等国家钢铁产能在一战期间的野蛮生长,甚至许多落后国家和地区在一战期间,也投资建设了不少钢铁生产企业。”

    “所以这些年全世界的钢铁产量和战前相比是大大增加了的,但是这种增长同样也是不健康的。”

    “竞争的日益激烈,导致国际钢铁价格持续下降,部分钢铁企业甚至亏本运作,这不是一个好的现象。”

    “但是,除了我们东非以外,世界上没有几个国家意识到这一点,他们的钢铁生产企业,依旧因为市场惯性或者其他因素,而毫无顾忌的扩大产能,这就容易陷入到恶性循环之中,生产的越多,钢铁价格越低,最终甚至会引发资金链断裂,从而引发钢铁企业大量倒闭。”

    “尤其是一些落后国家和地区,出于政治,国防等方面考虑,无限制扩大钢铁生产,如果把握不好其中的度,可能受到反噬也更加严重。”

    落后国家和地区的钢铁生产企业,其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肯定不如东非这种工业国,但是他们出于国家发展的需要,又不得不支持钢铁产业的发展,这就很容易造成空有产能,但是总体生产效率低下,且产品质量无法同国际市场竞争的局面。

    如果处理不好,就容易适得其反,当然,对于这一点也不是没有解决办法,毕竟钢铁企业发展本来就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

    像东非这些工业国,钢铁产业发展也是这么走过来的,当初,东非的钢铁产业和现在落后国家和地区钢铁产业面临的问题没有太大区别。

    而东非的解决办法也很简单粗暴,那就是闭关锁国,自产自销,通过闭关锁国,保护本国市场,避免了当时孱弱的东非钢铁产业被国外钢铁巨头们扼杀在摇篮里。

    而自产自销,是建立在保护本国市场这个基础上的,除此外,东非上个世纪大规模推行基础设施建设,也创造了大量市场需求,从而对本国钢铁产业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东非可以使用这些办法,不代表其他国家就能办的到,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如今世界上的落后国家和地区,甚至连自主发展的权利都没有。

    就比如印度,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印度能否大力发展钢铁产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