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医疗产业(3 / 4)

加入书签

人员流动和交流,就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感染风险。”

    “除此外,我们可以学习东非和法国政府的一些经验,加大对全国的管控力度,以及对卫生和医疗领域的重视。”

    美国政府的权力和公信力远不如东非政府,这也导致东非可以推行的一些政策,美国不能照搬照抄,光是美国各个州就未必会按照美国政府的指令办事。

    这也是美国在这次欧洲大流感中应对失误的主要原因之一,各个州有各个州的法令,这导致人员,物资流通,很难按照美国政府的意志进行。

    威尔逊总统说道:“现在看来,确实不能对此放任不管了,约束各州,严格按照政府的指示办事,在面对瘟疫这种公共危机的时候,全国都应该众志成城,而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同时,大力推进对民众关于卫生知识的普及,由政府主导,印刷一批刊物和海报,尽可能的让国内民众意识到欧洲大流感的危害和传播方式,从而减少疫情传播的风险。”

    ……

    除了美国和英国之外,世界各国和地区都有着各自应对疫情的相关措施和办法。

    不过,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更多的是向法国学习“先进”经验,甚至东非这个最早做出相关预案的国家也是如此。

    而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除了法国是最早一批出台相关法案和办法的原因以外,第二个原因则显得有些啼笑皆非,那就是法国的疫情比东非更严重。

    法国大概率就是疫情的策源地,也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

    而这也使得法国成为了各种应对疫情办法的试验场,而东非,全国感染人数甚至都没有过五万,根本就达不到这个目的。

    而在法国获得的经验中,毫无疑问口罩,消毒,重视卫生,隔离等基础办法都得到了验证,这也使得这些有效的相关措施从法国开始向世界各地扩散。

    从1920年2月开始,全世界都开始推广口罩,虽然口罩由东非发明(本时空如此),但是真正对其起到推广作用的却是法国。

    全世界从二月开始,掀起了戴口罩的风潮,而这也让东非的相关企业赚的盆满钵满。

    因为从上个世纪以来,东非就一直都是口罩等医疗物资的第一生产大国,虽然东非口罩最初的初衷是为了应对一些热带地区的疾病,但也导致东非一直都是口罩第一生产大国,且是唯一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国家。

    大量订单涌入东非,这让东非的口罩生产商大赚了一笔,除此外,一些酒精,药品等生产商也获得了大量海外订单。

    其中,东非的退烧药就有许多种,除了授权生产的一些专利药品以外,东非还掌握着一些根据中医等医学获得的医药制成品。

    先不说具体效果如何,这确实大大增加了东非各类药物的品种。

    而东非专利药品的来源也有多种,一个是由东非本国研发的药品,一个则是从其他国家获得授权生产的药品,最后则是东非从同盟国获取的一些药品专利。

    在世界大战期间,东非作为中立国,所以天然成为一些国家药品加工的工厂,这使得一些国外医药企业在东非投资生产相关药品。

    而战争末期,东非更是从同盟国手中获得了不少好东西,这些都刺激了东非医药产业的加速发展。

    而战后,欧洲各国因为战争的破坏,一些本土药企尚未恢复元气,这使得他们的市场暂时便宜了东非。

    当然,这也和东非自然的环境有关,东非作为热带国家,本身对医药产业就十分重视,毕竟热带是各类疾病的温床。

    所以,从上个世纪开始,东非政府就想尽各种办法来发展本国的医药产业,甚至为此做出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