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走,登记去!(1 / 3)

加入书签

第503章走,登记去!

罗南和佐伊在圣维克托修道院里换上了第三套服装。

这一次,罗南终于满意了。

工装裤配无袖麻衫,身上还斜挎了一个皮质牧羊包,和佐伊的靛蓝色亚麻牧羊裙、橄榄绿方巾、罗马式皮凉鞋终于像一对夫妻了。

“哈基米,如果做摄影师无法满足你的日常开销,我建议你再去干些兼职,比如裁缝什么的,你很有天分。”

经过了几轮拍摄,罗南对哈基米的造型能力无比肯定。

衣服一上身,他和佐伊马上穿回中世纪,而且还是中世纪的普罗旺斯。

他曾跟着母亲冯珍看过一些普罗旺斯当地电视台的电视剧,那个年代的牧羊人和牧羊人的妻子就是这样打扮的,简直是一模一样。

“哈哈,我会认真考虑的。”哈基米带小情侣去往下一个拍摄场地,也在修道院附近,不过要走一段山路。

佐伊也提出了她的建议:

“或者你可以做一些和‘说’有关的兼职,你是我见过最擅长‘解读’作品的艺术家了。”

虽然还没看到成片,但哈基米在拍摄过程中的那些解读,已经可以让罗南和佐伊心甘情愿的买单了。

“这组照片象征爱情不惧时间跨度、不惧身份地位、不惧立场角度。”

“爱是永恒,也是一瞬。”

“新娘身披新郎的外套,象征身体上的归属,手抄《婚约》代表心灵上的归属.”

听听,快听听!

多么伟大的艺术解读啊,可以在结婚现场念出来的那种。

哈基米在前面嘻嘻哈哈的说:

“希望上帝保佑我靠拍照片填饱肚子,要不然普罗旺斯要诞生一名伟大的乡村诗人了。”

走了约半个小时,一行三人终于解锁了新的环境——山上的牧羊人小屋。

虽然生活空间已被严重压缩,但1987年普罗旺斯仍有牧羊人存在,他们仍是地中海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梅纳村还是戈尔德这样的明星村庄,还是艾克斯和阿普特这种小城镇,亦或者是刚刚起步的卢尔马兰,山间、森林边缘、溶洞内都可以看到牧羊人延续着几百年前的生活方式。

在罗南和佐伊欣赏这里的原始风貌时,哈基米已经动起来了,他熟练的在石屋外架起了一条晾衣绳。

“我去屋里看看,找找有没有什么趁手的道具。”说完,哈基米欠身走进了这座石屋里。

放在地上的‘道具’,‘捡’就捡了,但你不能去人家屋子里‘捡’道具啊,罗南的确不熟悉普罗旺斯的当地特殊律法,但他无比确信这是违法的。

“哈基米,我们就在外面找些道具吧,万一屋子里丢了东西,我们解释不清。”罗南对着门缝说,语气里满是焦急。

一个贝雷帽从那条缝隙里出现:

“拿自己家里的东西需要什么解释”

不给罗南和佐伊反应的时间,哈基米把一根黑色牧羊手杖塞到罗南的手里:

“快藏起来,别让我爸爸发现我拿了他的‘宝贝’。”

终于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的罗南更加无语了。

不是都到自己家了,道具还用别人的

这个背景下拍摄的照片很生活化。

例如小情侣互相喂山羊奶酪,一起揉面团,用面粉打打闹闹等,全部在晾衣绳前铺有当地特色碎布的木桌子前发生。

哈基米告诉罗南和佐伊,镜头中这条晾衣绳与幸福的情侣,寓意爱情是生活与浪漫的交织。

又感慨了一阵子哈基米的艺术解读能力后,佐伊问起了关于他家的事情:

“因为这是你家,所以你和周围的农夫们都是好朋友”

哈基米一边指挥罗南和佐伊摆出新的姿势,一边抽空回答:

“我已经离开家很久了,我爸爸自己住在这里。”

罗南回头看了一眼屋子:

“你爸爸不在家”

哈基米直起身子:

“可能骑车去超市了。”

虽然每一个单词都没什么问题,但放在这个语境里就是感觉奇奇怪怪的。

牧羊人是历史和地方风俗的代名词,这个职业比古罗马人占领这片土地还要早出现,延续了几千年有余。

原来牧羊人也会骑车和逛超市啊

似乎是看出了罗南和佐伊的疑惑,哈基米笑着解释:

“最近这几年畜牧业正在经历重要的变革,牧羊人们接触了许多新设备,已经不是以前那幅样子了,别看这里荒凉到不行,但通电了你敢信当然了,后遗症也是有的那就是现代科技把他们赶去了更加偏远的牧区。”

哈基米指着来的方向说:

“我小时候去艾克斯城区只用30分钟时间,现在来这里要先开四十分钟的车子,再走1个小时的山路,哈哈,还好我爸爸买了自行车,要不然去买东西有他受的了。”

佐伊和哈基米是同学,但从来没听过这些故事:

“我以为你一直住在艾克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