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美好的童年回忆(3 / 4)
nbsp;“不知道,那不重要,现在着急的是,你必须得赶紧落实实验林的事,我才好把你的资格加进去,时间不等人。”
罗南皱着眉毛问:
“但买家说要一次性买走全部40公顷,我和你们一起买没有问题吧?”
布鲁诺挥着手说:
“办法有的是,那人这么着急用钱,还能和钱过不去?到时候一次性给他40公顷的钱就是了。”
另一边。
女人们聊完乡村生活,又顺着孩子的话题,聊起了各自的童年。
在巴黎长大成人的桑德琳,非常好奇佐伊的童年是什么样子的。
跟着一起听故事的,还有森德琳的两个女儿。
但两个孩子没有那么大的耐心,听着听着就去草里玩泥巴去了。
桑德琳看着两个女儿有感而发道:
“她们两个比我小时候幸福多了,吃的东西一周不重样子,还都是最新鲜的,除了牛肉、海产品、面包和干货等都可以做到‘自给自足’,完全不用去超市里帮妈妈爸爸抢刚刚摆出来的东西。”
桑德琳的话,让佐伊想起了她小时候的另一件事情:
“在我小的时候,大概10岁之前,可以做到‘足不出户’就吃饱饭。”
“嗯?”桑德琳好奇的看过去,“我理解你妈妈可以自己做面包,但肉不用买吗?还是说,你家里养了可以吃的家畜?”
村民们能自给自足的东西有限,怎么说每周也得出去两趟买东西吧?
“没有,都没有。”佐伊回忆着说,“那个时候,渔夫、屠夫和面包师等定期会出现在村子里,推着他们的移动摊位沿街卖东西。”
“真的假的?”桑德琳在脑海中幻想了一下那个场景,觉得如果是那样的话,乡村生活更加有意思了。
“真的,面包师每天清晨都会出现,屠夫是周日来,渔夫是星期二,卖高度蒸馏酒的爷爷会在周四的傍晚出现,装着干货和糖果的车子每个月来一次——”回忆起童年,佐伊满脸笑容,“那个时候每家每户的日历上,都会记着这些商贩来的日期,每到糖果车快来的日子,路边从早到晚都是手里攥着硬币、‘望眼欲穿’的孩子,啊,那个时候太有意思了。”
佐伊再次沉浸入童年的幸福之中,不过过了几秒,她的语气又突然低落下来:
“但进入80年代,这些移动摊位就不再出现了。”
普罗旺斯内陆丘陵起伏,村庄小而分散,多位于远离城镇的山丘或谷地,二战后,道路受损严重,交通非常不发达,公共交通直至21世纪才正式建立。
这里是有集市文化,但像卢尔马兰这样的小村子,集市出现的时间非常晚,相同情况的村子数不胜数。
战后很长一段时间,普罗旺斯乡村物资匮乏,汽车的拥有率很低,许多老人和家庭主妇去最近的集市采购食材耗时费力,流动摊位文化因此诞生。
佐伊的小时候,集市文化已进入了尾声,在更早一些,推着移动摊位的不仅仅有鱼贩、屠夫、面包师和酒贩等,还有卖盐、糖、咖啡、布料和工具的.老一代人称其为‘露天集市’,可见规模如何了。
70年代后期,随着汽车普及、自行车也成为了家家户户都买得起的东西,再加上吕贝隆的道路升级.这种时代性的产物逐渐消失,不过那一个个摊位一定会存在于许多普罗旺斯人愉快的童年记忆里。
佐伊是因为亲身经历过,所以有些伤心,但桑德琳的语气居然比佐伊还要低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