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 追查(1 / 3)

加入书签

白前又进了宫,孝仁宗不顾院正等人反对,令白前再给他扎一次针。

白前逡巡不前,亦是劝道,“皇上的症状已经缓解了许多,确实如院正大人所说,不需要再扎针。

否则下次再有类似症状,药汤的药力便不足以压制,就只能扎针缓解了”。

“无碍”。

孝仁宗既发了话,白前自然没有拒绝的余地,当然,也不想拒绝。

待她扎完针,孝仁宗发话道,“这几天,你依旧歇在豫华殿,省得宫里宫外地来回跑,辛苦”。

白前,“……皇上容禀,民女与孙夫人约好了,今日要去孙府看诊”。

孝仁宗不悦,“推了就是,想必那什么孙夫人也不敢怪罪于你”。

白前微微侧脸,确保自己羞涩的笑容最大程度地呈现在孝仁宗眼前,“皇上说笑了,孙夫人绝不敢怪罪的。

只是,民女前些日子买了一袋珍珠入药,尚欠掌柜三千两银。

民女师门规矩疑难杂症才可收诊金,只疑难杂症也不是天天能遇见的。

民女大多便是靠上门看诊一次一千两来维持生计。

且民女自小随着师父上山下山地采药看诊,于宫内外来往并不算辛苦”。

她说着抬起头朝孝仁宗俏皮一笑,“至少比不上被珍珠铺子掌柜追债来得辛苦”。

她本就容色极盛,这么一笑更是灿若朝华,视觉冲击直直压过丧子之痛。

孝仁宗不自觉就也跟着笑了起来,大方吩咐,“去取一万银送给白神医还债,再去朕的私库找最好的珍珠送给白神医入药”。

白前一愣,随即大喜谢恩,一双大大的猫儿眼笑成了两轮弯弯的明月。

孝仁宗只觉心头畅快无比,待白前走后,依旧维持着好心情,吩咐蔡忠,“白神医在外出诊一次尚要一千两,总不能进宫给朕看病反倒还便宜些。

就按一天两千两来算,到她离宫按数给她,总不能让她亏了”。

蔡忠恭声应下,亲自去选了最好的珍珠,又亲自送到了豫华殿。

豫华殿中,白前正在为一个小太监看诊。

小太监将右腿裤脚撸到了大腿处,小腿不自然地耷拉着,起了大片大片的燎泡,应该是昨天去甘泉殿救火受了伤。

小太监显然很疼,脸色惨白,浑身都在忍不住地发抖。

在这大冬天的,额头冷汗一层又一层地往下淌。

蔡忠九年前被提为掌印大太监,贴身伺候孝仁宗,对宫里的小太监不能说每个都了解,但也几乎个个都面熟。

他记得这个小太监本不是豫华殿的,只不过认的干爹却是豫华殿的一个小掌事,想必是通过他干爹求到了白前头上。

白前见他来了,忙起身行礼,蔡忠将赏赐交代清楚便道,“白神医不用客气,救人要紧”。

他既这么说,白前也就没再客气,收回探脉的手,温声开口,“没什么大事,先处理一下外伤,正了骨,再开点药祛除火毒就行了”。

她说完用清水仔细冲洗烫伤的地方,又用银针一一划破那些看着就恶心、划破后更恶心的燎泡,仔细清洁。

她动作轻柔,不紧不慢,态度又极认真温和,对着那恶心兮兮的东西丝毫不见嫌弃之色,甚至脸上还隐约带着心疼,似乎生怕弄疼了对方。

蔡忠冷眼看着,她的动作神色竟和给孝仁宗看诊时别无二致。

不过是个小太监,五两银子就能买一个。

白前处理好伤口,敷上药膏,又捏了捏小太监的膝盖,温柔问他,“疼不疼?”

小太监正要开口,白前猛地一用力,“咔哒”一声骨头脆响和小太监的惨叫声同时响起。

白前收回手,吩咐小草给他上夹板,自己则提笔开药方。

只这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小太监就明显轻松了许多,脸上的表情松快了,冷汗也止住了,拿着药方千恩万谢地走了。

蔡忠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笑道,“咱家瞧着,刚刚给那小太监用的烫伤药都是极好的。

那小太监定然买不起,莫不是白神医自己的?”

白前不甚在意点头,“我自己做的小东西,掌印若喜欢,待会带些回去。

这种常用药,日常备着总是不错的”。

蔡忠道了谢,打趣道,“白神医看诊不收诊费就算了,还要贴进去药钱,怪不得要欠珍珠铺子掌柜的帐了”。

白前莞尔,“好在我三年不收费,收费吃三年,偶尔欠些帐,也无所谓”。

蔡忠失笑,白前气质温柔、性子静雅,偶尔俏皮便十分亮眼。

连他这个阉人都觉得赏心悦目,心情大好,何况皇上?

蔡忠越发觉得这位白神医以后定然有大造化,神色越发亲近,“白神医,咱家这几年来越发地少眠多梦。

也求了几位太医瞧过,效果不甚明显,不知道能不能请白神医帮忙瞧瞧?”

蔡忠想要看病,自然有无数个太医、大夫求着要上门为他看,却开口请白前帮忙,自然是存着打好关系的心思。

白前只当没发现,就事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