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4章 宗预用溃败送给宗旦功劳,薛仁贵化整为零避开监管(1 / 2)
宗科露出一抹苦笑,缓缓说道:“八面来风战法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它可以让敌人陷入迷惑之中。一旦敌人被锁定,我们就能迅速聚集兵力,给他们以致命一击。”
刘基闻言,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插嘴道:“那如果我们对宗旦抛出的诱饵视而不见,不去理会,岂不是就可以相安无事了?”
宗科摇摇头,解释道:“先生,事情可没那么简单。您要知道,斥候就如同大军的眼睛和耳朵一般重要。如果我们对斥候的情报置之不理,就如同闭上眼睛、捂住耳朵一样,斥候固然是安全了,但我们的大军却会因此陷入极度的危险之中。”
秦子玉见两人争论不休,赶忙出来打圆场,他一脸严肃地看着宗科,说道:“宗爱卿,如今联军的兵力优势巨大,我们若想取得胜利,就必须先打赢斥候战。只有这样,我们才有机会将敌军各个击破。所以,朕希望你不要有所保留,把破解八面来风战法的方法告诉我们。”
“问题在于,这八面来风战法实在是太过玄妙深奥了,就连我自己都不敢说完全理解其中的奥妙所在。所以我也不确定薛仁贵将军是否能够参悟透这其中的精髓啊。”宗科的声音略微有些低沉,似乎对薛仁贵能否领悟八面来风战法心存疑虑。
秦子玉见状,便将目光投向了薛仁贵,一脸严肃地问道:“薛爱卿,对于这八面来风战法,你可有把握能够参悟其中的精髓呢?”
薛仁贵毫不迟疑地高声回答道:“主公放心,臣愿意竭尽全力去尝试领悟这八面来风战法!”他的话语坚定而有力,透露出一种决心和自信。
然而,宗科却紧接着插话道:“薛将军,你可要三思啊!毕竟这八面来风战法究竟有没有被你真正领悟,目前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评判标准。唯有通过实战的检验,才能看出你是否真的掌握了它的精髓。若是你尚未真正领悟,那么在与宗旦交锋时,恐怕就会遭遇惨败啊。”宗科的语气显得有些忧心忡忡,显然是担心薛仁贵会因为对八面来风战法的一知半解而导致严重的后果。
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宗预突然开口说道:“家主,不如就让我加入薛仁贵将军的斥候队吧。我对这八面来风战法也研究了许多年,虽然不敢说比宗旦更厉害,但至少也有一定的实力与之抗衡。”宗预的这番话,既表达了他对薛仁贵的支持,同时也显示出他自己对八面来风战法的信心。
“你既然知道自己不如宗旦,就不要逞强了!你最擅长的是统兵作战,而不是这种短兵相接的斥候战。斥候之间的较量可不是儿戏,一旦输了,后果可是不堪设想啊!”宗科一脸严肃地训斥道。
宗预站在一旁,低着头,不敢反驳一句,他心里也清楚自己在斥候战方面确实不如宗旦。
宗科见宗预没有说话,便摆了摆手,示意他退下。
然而,就在这时,薛仁贵却突然来了兴致。他走到秦子玉面前,请求将宗预调到斥候小队。
秦子玉有些犹豫,因为他知道薛仁贵和宗预之间的关系并不太好。但考虑到目前的情况,他需要薛仁贵在斥候战中击败宗旦,于是最终还是同意了薛仁贵的请求。
宗科虽然心中有些不情愿,但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将八面来风战法详细地讲解给了薛仁贵。
薛仁贵听后,结合自己多年的战斗经验,很快就领悟了八面来风战法的精髓。
随后,薛仁贵和宗预一起行动,共同指挥明军的斥候小队使用八面来风战法对宗旦的斥候小队进行反击。
为了迷惑宗旦,薛仁贵甚至干脆授权宗预全权指挥这次行动。
宗旦果然中计,他没有察觉到薛仁贵的真正意图,结果在战斗中损失了一个斥候小队。
司马懿收到斥候战失利的战报后,立刻找来宗旦,询问具体情况。
“联军计划围歼明军项羽部,斥候战乃是关键。我现在给你补足战损,再抽调一百人加强给你,务必要击溃明军的斥候。”司马懿交代说。
“军师不必忧心,明军的斥候战法不过是照猫画虎,模仿我宗旦的八面来风罢了。从战场上残留的痕迹来看,想必是那秦子玉病急乱投医,才会仓促间提拔宗预担任斥候将军。以我对宗预的了解,他绝非我的对手,这场斥候战,我有十足的把握能够取胜。”宗旦胸有成竹地说道。
说罢,宗旦亲自率领麾下的斥候小队,如疾风般疾驰而出。他所采用的,正是经过改良升级的八面来风战法。
面对宗旦如此凌厉的攻势,宗预显然有些应接不暇。尽管他也竭尽全力地指挥着自己的斥候部队,但在宗旦的巧妙战术面前,终究还是败下阵来。
眼看着己方的斥候小队在宗旦的攻击下节节败退,薛仁贵却依旧稳坐钓鱼台,按兵不动。他的麾下斥候们虽然陷入了苦战,但他似乎完全不为所动,任由局势发展。
宗预见状,心中愈发焦急。他深知再这样下去,斥候战必将以惨败收场。于是,他当机立断,请求薛仁贵立刻接手指挥,以免局势彻底失控。
然而,薛仁贵却只是微微一笑,说道:“宗将军莫急,八面来风的精髓就在于迷惑对手。此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