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新年展望(1 / 2)

加入书签

春节的鞭炮屑还没扫净,研究所里的年味形成一种独特的新年开局气氛。

我推开会议室的门,赵婧正踮脚调整投影仪角度,王亮手忙脚乱地分发材料。

“林所,庄总刚来电话说堵在高架上。”赵婧把材料搁在我位置上,“他让咱们先开始。”

我解开围巾挂好:“那按原定时间。李静到了吗?”

“早到了!”门口传来带笑的声音。马尾辫利落地甩动着。

王亮凑过来看她的电脑屏幕:“静姐这建模界面够炫酷啊。”

“最新开发的能源安全预警系统。”李静敲了几下键盘,投影幕布上浮现出三维管网图,“于教授说直接拿你们真实数据测试最有效。”

我接过赵婧递来的日程表:“先说正事。今年重点在氢能合作项目的安全评估,部里刚下发的新规……”

“等等林所。”王亮举起手机,“安全部周工申请线上参会,他们整个科室都在广州出差。”

视频接通后,周伟的背景是机场候机厅:“不好意思各位,我们赶早班机去验收储气库。刚收到消息,合作方沃森集团的代表团提前到今晚抵达。”

赵婧小声嘀咕:“原定不是后天吗?”

“所以今天这个会要定调子。”我敲敲桌子,“李博士,先说说你们模拟测试发现的问题。”

李静放大屏幕上闪烁的红点:“我们在模拟极端天气时,发现跨国输氢管道的压力传感器有3%的误报率。更麻烦的是……”她切换页面,“沃森集团提供的控制软件存在后门漏洞。”

王亮猛地呛了口茶水:“他们故意的?”

“更可能是技术傲慢。”李静推推眼镜,“欧美企业习惯用统一系统适配全球,但我们的地质条件特殊。比如新疆段……”

我打断她:“具体技术问题单独讨论。现在要确定应对原则。赵婧,合规部意见?”

赵婧翻出文件夹:“法务建议分两步走:第一轮谈判坚持采用国产安全系统,第二轮可以妥协为双系统并行。”

“我反对!”王亮举手,“双系统会增加巡检成本,咱们一线人员本来就不够。”

李静突然笑出声:“你们好像那个春晚小品,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

会议室气氛松动下来。我接过话头:“所以今年核心思路是创新巡检模式。王亮,你上次提议的无人机群方案呢?”

王亮兴奋地说道:“结合了巴合提别克他们牧区的经验……”他忽然卡壳,偷瞄我一眼。

“说正题。”我面不改色地翻看报表。

“哦对!我们改装了农业无人机,加装红外监测仪。”投影幕布出现戈壁滩试飞画面。

“一组三架无人机,自主巡航覆盖五十公里管线。”

周伟在视频里插话:“这个方案安全部批准了。但要注意,沃森集团可能借机指责我们技术保护主义。”

李静突然拍桌子:“有办法了!把他们软件放在隔离沙箱运行,既满足合作要求,又确保核心数据安全。”

赵婧快速记录:“这个方案可以写进预备谈判条款第四条修正案……”

会议室门被推开,庄总进来:“抱歉各位,高架上有车追尾。”他脱下大衣坐下,“刚接到总部通知,沃森集团CEO将亲自参加后天的签约仪式。”

众人交换眼神。我清清嗓子:“正好,我们刚确定双系统并行方案。”

庄总仔细听完汇报,手指轻叩桌面:“晓阳,你们要把握分寸。既不能显得保守,更不能牺牲安全底线。”

他转向李静,“于教授上次提到的标准制定权问题……”

“我们研究所已经联合清华起草行业标准。”李静调出文件,“如果沃森不接受中国标准,等于自动放弃亚太市场。”

王亮兴奋地撞倒矿泉水瓶:“这下掌握主动权了!”

“别高兴太早。”庄总皱眉,“他们可能从媒体施压。赵婧,准备舆情预案。”

赵婧点头:“已经联系央视财经做专题报道,突出我们国产技术的突破。”

周伟在视频里举手:“安全部建议签约仪式增加设备现场演示环节,用实力说话。”

“可以。”我拍板,“王亮负责无人机演示,李博士做系统攻防演练。”

散会后李静凑过来:“林所,于教授想邀请您当客座导师,给学生们讲讲实战案例。”

我整理着文件:“等这阵忙完吧。你上次提到的神经网络算法……”

“已经迭代到第四代了!”她眼睛发亮,“能提前72小时预测设备故障。不过……”她压低声音,“需要更多现场数据训练模型。”

王亮拎着无人机模型插话:“咱们新疆分公司数据最多!去年光压缩机振动数据就存了10TB。”

我接过赵婧递来的日程表:“数据调用要走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