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方案论证(1 / 2)

加入书签

这个投入太大了!”财务部的宋皋建把预算表拍在桌上,“而且只是防范小概率事件,收益率根本没法看。”

我接过表格扫了一眼:“老宋,安全投入不能单纯计算成本收益。一旦小概率事件发生,损失是灾难性的。”

赵婧立刻调出模拟数据:“根据推演结果,如果东西部协同系统崩溃,直接经济损失将是方案投入的十倍以上。”

“那是理论值!”宋皋建指着屏幕,“实际运营中我们有多重备份……”

“备份只能解决硬件故障。”李静打断他,“昨天推演证明,协同攻击会同时瘫痪所有备份通道。”

王亮小声嘀咕:“要不先做个简化版?”

“简化版等于没做。”赵万里摇头,“西部基地的老系统必须整体升级,这是前提。”

庄总敲了敲桌子:“技术层面还有没有更经济的方案?”

李静调出拓扑图:“可以分阶段实施。先更换核心网关,三个月后再升级终端系统。”

“这个好!”宋皋建眼睛一亮,“分摊到两个财年,压力小多了。”

我转向安全部刘万青:“分阶段会不会留下空窗期?”

刘万青皱眉:“理论上存在风险。但如果加强巡检频率,应该能覆盖过渡期。”

“我要的不是应该。”庄总身体前倾,“我要百分之百的保证。”

张俪突然推门进来:“林所,总部急电。”

电话里传来李锐部长的声音:“方案我看过了,分阶段可以,但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第一,过渡期双岗值守;第二,每周压力测试;第三,建立应急响应小组。”

“人员编制怎么办?”宋皋建急着插话,“加班费又是一笔开支。”

庄总摆手:“特殊时期特殊处理,总部既然支持,编制问题我来解决。”

王涛举手提问:“业务部门需要配合什么?”

“三件事。”我竖起手指,“第一,业务高峰期优先使用备用通道;第二,所有操作留痕;第三,配合安全演练。”

赵万里补充:“最重要的是版本统一。东部部门必须在下周五前完成系统更新。”

技术部赵强面露难色:“业务系统停运八小时?客户那边不好交代……”

“凌晨两点到六点停机,影响最小。”李静调出运维计划,“我们可以提前发公告,给重点客户单独通知。”

张长河从法律角度提醒:“用户协议要补充停机免责条款,法务部今晚就能出草案。”

“好,现在明确分工。”庄总站起来,“晓阳负责总体协调,技术部赵强牵头系统升级,安全部刘万青制定过渡期防护方案,财务部老宋优化资金调度。”

散会后,宋皋建悄悄拉住我:“林所,说实话,这笔投入真的必要吗?”

我指着窗外江对岸的居民楼:“老宋,如果系统崩溃,我们东部的供应会出大乱子。”

他愣了下,低头翻出计算器按了几下,随后把预算表塞回公文包:“我这就去筹钱。”

回办公室路上,李静小声说:“其实有件事没敢在会上说,攻击概率可能比模拟结果高五倍。”

我停住脚步:“数据可靠吗?”

她亮出手机:“刚收到网络安全中心的预警,类似攻击模式在东南亚出现过三次。”

“立即整理成简报,我直接向庄总汇报。”

下午四点,庄总召开紧急会议。听完简报后,他当场拍板:“取消分阶段方案,全额拨款,一个月内完成全部升级。”

消息传开,整个部门都动起来了。赵万里带着技术团队开始连夜部署,赵婧协调各省分公司排期,王亮则开始编写操作手册。

走出大楼时,看见安保队正在加装新的监控设备。刘万青站在门口检查安防记录,对我比了个放心手势。

江风吹过,我攥紧包里那份被批准的方案。这一刻突然明白,所谓家国情怀,就是让平凡人也能成为黑暗里的点灯者。

第二天我提前来到办公室审阅连夜完成的详细方案。

翻开第一页就看到李静用标注的技术难点:“核心网关与老系统兼容性存在风险。”

我刚放下报告,赵万里就急匆匆推门进来:“林所,有个新问题。西部基地的老系统用的是定制协议,新网关需要额外开发转换模块。”

“开发周期多久?”我立即问。

“至少两周。”赵万里皱眉,“但这会拖慢整体进度。”

李静抱着笔记本电脑进来:“我查了技术档案,其实有个变通方案。可以用虚拟化技术模拟老系统环境,先保证新网关运行,再逐步迁移。”

“风险多大?”我追问。

“理论上可行,但没经过大规模验证。”李静调出测试数据,“小范围试运行需要三天。”

我看看日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