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四章 生泉音(2 / 4)
木剑,剑身上的白霜已褪,露出温润的木色:“看来你师妹早就算到有这么一天,这忆魂石藏了她的青木灵力,正好能补全你的契印。”
沐瑶的琴上沾了片桃花瓣,是被风吹来的:“生泉的灵力好像更纯了,琴音刚才跟泉水共鸣,比往日清亮三倍。”
李江望着泉底游动的锦鲤,突然发现有条金色的锦鲤额头上,竟多了个小小的桃花印记。他伸手去触,锦鲤却不怕生,用头蹭了蹭他的指尖,泉面顿时荡开圈圈涟漪,映出瑶光师姐和小林师妹的虚影,两人并肩笑着,渐渐融入水波里。
“它们没走。”李江轻声说,星辰链上的玉佩轻轻颤动。
小林蹲在泉边,看着水里的倒影笑了:“我就知道。”
生泉事了后的第三日,老张拿着本泛黄的药书,冲进了李江他们的院子。他的山羊胡上还沾着药渣,手里举着张药方:“找到了!你们看,这是瑶光当年写的‘清灵散’,专门解腐灵丝的毒!”
药方是用桃花汁写的,字迹娟秀,旁边还画着几味药草的图谱,其中就有凝魂草和镇魂花。
“她说这两味药混着生泉水炼,能逼出体内的煞气,”
“你们昨天跟蚀脉虫交手,说不定沾了它的邪气,得赶紧炼药排毒。”
老张指着药方末尾的批注。
小林自告奋勇要帮忙,灵月兔蹲在药碾子上,时不时用爪子扒拉两下里面的凝魂草。
“张爷爷,这药得炼多久?”他边捣药边问,鼻尖沾着点绿色的药粉。
“得用桃花阵的灵火炼七七四十九个时辰,”
“还得有人用灵力守炉,不然药效会散。”
老张往丹炉里添着生泉水。
李江和沐瑶对视一眼,同时抬手按住丹炉的双耳。桃花契印的灵力顺着炉身流转,与里面的药草相和,丹炉里顿时飘出股清甜的香气,竟引得院子里的桃花纷纷落下,飘进炉口,化作点点火星。
“瑶光这方子真神了!”老张抚着胡须笑,“连桃花都来帮忙。”
守炉的日子里,三人轮流通宵照看。李江守夜时,总把瑶光的本命玉佩放在炉边,玉佩的金光能稳住火势。
沐瑶会弹些轻柔的琴曲,让药草的灵气更顺;小林则采来最新鲜的凝魂草,用青木灵力催发药性。灵月兔也没闲着,总在炉边打盹,月精珠的微光落在药渣上,竟让废渣都长出了嫩芽。
第四十九天清晨,丹炉“嗡”地一声轻颤,炉盖自动弹开,里面飘出三朵桃花形的药丸,通体莹白,还沾着层露水似的光。
老张拿起药丸闻了闻,连连点头:“成了!这清灵散里混着你们三人的灵力和桃花阵的灵气,以后就是青峰山的保命药了。”
小林把药丸小心地装进玉瓶,灵月兔突然跳上桌子,用爪子指着药庐的方向——那里的镇魂花不知何时开了,花瓣红得像玛瑙,却没了往日的戾气,反而透着股温润的灵气。
“看来凝魂草真能中和它的煞气。”沐瑶轻声说,指尖拂过琴弦,琴音与镇魂花的灵气相和,竟生出种奇异的安宁感。
李江望着那片镇魂花,突然明白瑶光师姐的用意——所谓守护,不只是斩妖除魔,更是让那些本带戾气的东西,也能找到与天地和谐共处的方式。就像这镇魂花,如今也成了青峰山的一道风景。
青峰山的修士们听说李江他们收服了蚀脉虫,都来望星台道贺。为首的是赤霞峰的刘长老,手里捧着个玉盒:“这是赤霞峰的‘丹霞砂’,能加固阵法,上次你们护灵脉时我没能赶来,这砂就当是赔礼。”
李江接过玉盒,里面的丹霞砂红得像火,与星辰链的光带相触,竟生出金色的火星。
“刘长老客气了,”
“正好能补全星图阵的弱点。”
他将砂递给沐瑶。
众修士围坐在望星台的石案旁,沈道长拿出瑶光的手札,指着里面的护山阵图:“如今桃花阵虽稳,但青峰山的灵脉四通八达,还得在各峰布下子阵,才能形成真正的天罗地网。”
“我们黑松峰愿守西侧的风眼谷。”
“那里风大,适合布‘锁风阵’。”
黑松峰的张师兄站起来,他手里的墨玉笔能画符镇煞。
“赤霞峰守东侧的赤岩坡,”
“用丹霞砂布‘炎壁阵’,能挡火系邪祟。”
刘长老抚须道。
众修士纷纷认领阵点,沐瑶在旁用琴谱记录,指尖划过之处,琴谱上自动浮现出各峰的方位图——竟是星图琴谱的衍生用法。
“这样一来,各阵的灵力能通过琴音共鸣,”
“无论哪处遇袭,其他阵点都能立刻支援。”
她指着图上的连线。
“这里得布个‘回音阵’,用忆魂石当阵眼,能把邪祟的动静传得老远。”
“我师妹肯定想守这里。”
小林抱着灵月兔,在图上找到后山瀑布的位置。
没人说话,只是默默在瀑布的位置画了个桃花标记。
李江看着图上密密麻麻的阵点,突然觉得这张图像极了鹰嘴崖的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