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3章 另寻作曲家解难题(1 / 2)

加入书签

晨光在录音棚的玻璃门上滑出一道斜线,洛倾颜把钢笔夹进笔记本,合上那页还带着余温的特制纸。

她没再看桌上那张泛黄的五线谱,只是轻轻推了推,让它离顾逸尘的手更近一些。

他昨晚没走,靠在沙里睡了不到两小时。

外套搭在椅背,领带松开,眼下有淡淡的青影。

她递过一杯温水,他接过时指尖微凉。

“林湛没回消息。”

他说,声音带着刚醒的沙哑。

“我也没等。”

她打开电脑,调出一份加密文件夹,里面是过去三年国内独立电影配乐的获奖名单,“不是不给他时间,是我们不能再停。”

他点头,没反驳。

昨天那通电话之后,他已经明白,有些等待不是尊重,是拖延。

她点开音频软件,导入那段十二秒的录音。

波形图跳动起来,像心跳的痕迹。

她拉出一段静音间隙,放大,标注:“中断后的三秒空白,不是结束,是卡住。”

“你要把这种‘卡住’交给别人?”

他问。

“不是交,是翻译。”

她打开金手指的特制纸,笔尖轻落,“我想让下一个听的人,第一反应不是‘这怎么谱’,而是‘我懂’。”

笔身水晶微亮,她写下:“顾逸尘七岁那晚,母亲歌声中断时,他心里听见了什么?”

光纹流转,纸面浮现画面——昏暗卧室,雨滴敲窗,小床边的台灯熄灭,门缝里的光被脚步声带走。

画面没有声音,却有一段无形的旋律轮廓缓缓浮现:前半段温软如被窝裹身,中段骤然断裂,尾音悬着,像一句话说到一半被人捂住了嘴。

她截下画面,配上文字说明:“这不是一歌的结束,是一个孩子突然意识到‘有些声音不会回来’的瞬间。”

她将这份文档命名为《声音的缺席》,附上一句话:“我们不需要复刻旋律,只想让观众听见,他等的那声回响,为什么始终没落下来。”

邮箱光标闪烁,她输入一个陌生地址,收件人是业内资深配乐监制周叙。

附件上传完毕,她敲下正文:“若有人能听懂‘未完成的爱’,请让他看看这个。”

送前,她回头看了顾逸尘一眼。

他正盯着那张泛黄的五线谱,手指轻轻抚过边角的卷曲处。

“我妈写这歌的时候,不知道它会变成安眠曲。”

他说,“她只是想让我记得,有人曾为我哼过调子。”

“所以我们要找的,不是作曲家。”

她轻声说,“是能记得这种‘记得’的人。”

他终于笑了下,很淡,却松开了眉头。

手机震动,周叙回信:“江临。

他不做商业片,但去年给一部纪录片配乐,导演说‘他把记忆谱成了音符’。

我帮你问了,他愿意先看材料。”

她回:“请他听一听,一个人怎么记得一没唱完的歌。”

刚完,办公室门被敲响。

助理探头:“林老师来了。”

两人对视一眼,顾逸尘起身,走出录音棚。

走廊尽头,林湛站在窗边,手里拎着一个旧皮包,没穿外套,神情平静。

“我听了你给的录音。”

他说,“也听了你说的‘几乎听不见的声音’。”

顾逸尘没接话。

“我不是写不出来。”

林湛看着窗外,“我是怕写得太像,反而假了。

记忆太真,音乐太轻。”

“我们不怕它假。”

顾逸尘说,“我们怕它太轻,轻到听不见。”

林湛沉默片刻,从包里拿出一个u盘,递过来。

“这是我昨晚重新做的动机草稿。

不完整,但至少,我试着去听你说的那个‘卡住’。”

顾逸尘接过,没插进电脑。

“如果你不用,我也理解。”

林湛说,“但别说我没试过。”

“我们会保留你的署名。”

顾逸尘说,“‘音乐灵感来源’,可以吗?”

林湛抬眼,看了他一会儿,点头。

“可以。

但别写‘合作’,我没走到那一步。”

说完,他转身离开,背影挺直,脚步不急不缓。

顾逸尘回到录音棚,把u盘放在桌角,没打开。

“他给了机会。”

洛倾颜说。

“但他没给答案。”

顾逸尘看着那份《声音的缺席》,“他还在用他的方式听,而我们需要一个能直接‘听见’的人。”

她点头,重新打开邮箱,给周叙补一条:“请江临尽快确认是否参与。

我们等他的回应。”

钢笔静静躺在笔记本旁,水晶泛着柔和的金粉色,像一缕未落笔的晨光。

顾逸尘忽然拿起那张泛黄的五线谱,轻轻折了两下,放进信封。

他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