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比赛夺魁展实力(1 / 2)

加入书签

晨光刚爬上窗台,洛倾颜指尖轻轻压在温控模块的校准钮上,指腹感受到一阵细微的震动——装置终于稳定了。

她呼出一口气,抬眼看向身旁的顾母,对方正低头检查花泥的湿度,眉头微蹙,却没再说话。

这沉默不再是隔阂,而像是一种默契的等待。

“三段升温,冷香引路,暖香定魂。”

洛倾颜轻声说,像是在确认,也像在安抚,“光只照枝梢,不抢主枝的风头。”

顾母抬眼看了她一眼,点了点头,从柜子里取出那支沉香木粉,指尖捻起一小撮,撒在花泥边缘。

香气缓缓浮起,初时清冽如松林晨雾,片刻后渐渐转为温润的檀意。

她没多言,只是将手套递还给洛倾颜:“七点整,布展开始。”

洛倾颜接过手套,棉质的布料还带着昨夜熬夜修改设计时留下的折痕。

她没再翻看素描本,因为那幅《春未尽》早已刻进心里——垂枝梅为主骨,枯枝与新芽交错,底座复刻了那只旧花器上的裂痕,温控装置藏于其下,光影如晨雾流动,香气随温度渐变。

这不是对传统的颠覆,而是让记忆有了呼吸的节奏。

两人一前一后推着作品进入展厅时,天光已亮。

四周陈列的作品大多规整肃穆,青瓷配松枝,竹筒插兰草,评委们踱步其间,神情专注。

有人瞥见《春未尽》底座的裂痕,微微皱眉;也有人注意到那道若隐若现的光影线,驻足片刻。

“这是科技装置?”

一位评委走近,语气带着审视,“插花是静的艺术,何必加这些机关?”

洛倾颜没急着解释,只是轻声道:“您能闻到吗?三秒前是松香,现在是不是多了点暖意?”

评委一怔,鼻尖微动,果然察觉香气在悄然变化。

他眯起眼:“你这是……用温度控制释香?”

“是。”

洛倾颜点头,“我们想让花‘说话’。

不是靠灯光炫目,而是让人在靠近时,闻到时间的流动。”

评委没再说话,只是俯身细看那道裂痕。

裂口边缘被精细复刻,釉面光泽与原器一致,甚至连修补的纹路都一丝不差。

“这裂痕,有故事?”

他问。

洛倾颜还没开口,顾母已上前一步,声音沉稳:“是我母亲留下的。

她说,传承不是完美无缺,而是摔过、修过,还在用。”

评委沉默片刻,轻轻点头,转身离去。

展签上,“春未尽”

三字笔力遒劲,落款处却让不少人驻足——“顾氏·洛氏”

有人低声议论,有人拍照记录。

那不是署名,是宣告。

比赛进入终轮评选时,最后一组作品《寒泉孤影》登场。

纯白瓷瓶,孤松一枝,技法无可挑剔,评委们频频点头。

主评委沉吟片刻,忽然转向洛倾颜与顾母:“你们的设计很新颖,但我有个问题——如果母亲和女儿对花的理解不同,该如何传承?”

展厅瞬间安静。

洛倾颜走上前,指尖轻轻抚过花器上的裂痕:“传承不是复制。

这道裂,是我们一起修的。

她教我守心,我带她看光。

旧伤也能光,只要有人愿意修。”

她话音未落,顾母已接道:“她让我明白,守住心,比守住形更重要。”

两人相视一眼,没有多余的表情,却有千言万语在其中。

评委席上,几位年长的评审悄然交换眼神,有人轻轻鼓掌,掌声如雨点般蔓延开来。

当“冠军”

二字从主评委口中宣布时,洛倾颜的手微微一颤。

顾母却比她更早伸出手,轻轻按了按她的肩。

那力道很轻,却像一道暖流,从肩头直抵心底。

她们并肩走上领奖台,灯光打在身上,奖杯在手中泛着温润的光。

主持人请她们说几句感言,顾母微微侧身,将话筒递向洛倾颜。

“其实……”

她笑了笑,声音清亮,“我最开始只是想让阿姨多看我一眼。

后来才现,我们真正想做的,是让一朵花,被更多人记住。”

台下响起笑声,也有掌声。

她没再说下去,因为顾母忽然抬手,从展台旁取来一支梅枝——正是她们作品中的垂枝梅,花瓣微萎,却依旧挺立。

“这支,送你。”

顾母将梅枝递到她手中,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错辨的郑重。

洛倾颜接过,指尖触到枝条的刹那,包里的钢笔忽然轻轻一震。

她没拿出来,但能感觉到,那颗淡粉色的水晶正泛着微光,像是在回应某种无声的共鸣。

台下,人群涌动,记者们争相拍照。

镜头扫过展签,定格在“顾氏·洛氏”

四个字上。

闪光灯亮起的瞬间,有个人影悄然站在后排柱子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