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合作(2 / 4)

加入书签

离婚后,嫁给牛利军的父亲,所以,牛利军是丁玉山同母异父的弟弟。牛利军毕业于一所非常一般的地方大学,不好找工作,他母亲便托丁玉山,想给牛利军找一份待遇好的工作。于是,丁玉山找到齐国胜,让牛利军入职C公司。

    牛利军要从C公司离职时,丁玉山正在调动工作。在滇省的工作稳定后,丁玉山便让牛利军也来到滇省,进入V公司,担任常务副总经理。

    张昉不甘心只做一名普通的小科长,通过丁玉山的运作,他也被调到滇省,担任滇省信息产业厅计划处副处长。现任计划处处长已经到了快退休的年龄,张昉便成了计划处的实际负责人。

    在丁玉山授意下,张昉主导发起滇省今年最大的一个网路工程项目。作为滇省本地最大的网络设备公司,V公司自然也要参加投标。V公司的产品质量和性能不过硬,难以独自中标,必须跟其它公司合作,所以,牛利军想到了C公司。

    牛利军对齐国胜的薄情耿耿于怀,不想跟齐国胜合作,便想到了秦科。他听说秦科已经到C公司西南分公司,任职副总经理,便想跟秦科见一面。当柳雨薇等人登门要拜见他时,他便顺水推舟,点名只见秦科,因此,才有了秦科的滇省之行。

    听沈菁说完丁玉山、张昉和牛利军三人之间复杂的关系后,秦科说:“沈总,现在,我心里更有底了。我们提出三七开的方案,V公司一定不会拒绝。”

    沈菁笑道:“秦总,我和你的想法一致。新官上任三把火。张昉为博取一个响当当的政绩,这第一炮必须打响。他必须打造一个稳定和可靠的网络工程项目,同时,让牛利军的V公司获得一部分市场份额。如此,张昉也能向丁玉山有所交待,算是两全其美。”

    林海东笑道:“沈总,在第一次谈判中,郭俊明拒绝了我们提出的五五开方案,不知道他现在有多后悔。”

    沈菁说:“林总,秦总她们的工作做得非常扎实,数据非常充分,张昉和牛利军不能视而不见。保证了我们70%的市场份额,技术部门立下首功。以前,我还觉得技术部门不太重要,现在看来,我的思维有误区。”

    林海东又说:“沈总,市场份额基本确定,我们还是不能大意。我担心V公司在报价上又会提出新的诉求。”

    沈菁说:“林总,你的担心不无道理。销售部要精打细算,争取最大销售利润。至于利润之外的其它要求,我们可以尽量满足她们。”

    (三)

    郭俊明向牛利军汇报了跟C公司第二次谈判的过程后,苦笑道:“牛总,早知道会出现这个局面,还不如在第一次谈判中,直接同意林海东提出的五五开方案,更不该同意C公司技术人员摸底测试我们的产品。现在,我们很被动。你看,我们该怎么办?”

    杨玉斌听郭俊明旧事重提,抱怨自己对秦科妥协,便不高兴了,说道:“郭总,作为技术部门的负责人,我认为C公司愿意测试我们的产品,并找出了几十个问题,提高了我们公司产品的性能和稳定性,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事,因此,你不应该怪罪我。秦科诚意满满,逻辑严密,条理清晰,说得在行又在理,我找不到反驳他的理由。为这个招标,秦科真下了一番功夫,让我很服气。公司要发展,我们又技不如人,因此,不能还像以前那样故步自封,须秉持开放合作的态度。”

    牛利军见杨玉斌和郭俊明开始斗气,笑道:“郭总,杨总,你们跟C公司谈判了两轮,得到这样一个结果,我不感到意外。你们已经尽力了,也辛苦了。林海东在第一次谈判中提出五五开的方案,不见得是C公司的最终方案,他一定是在试探我们。有秦科这位技术大拿助力,他才敢在第二次谈判中,重新提出三七开的方案。这个方案很有说服力,我们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也很难改变它。我们的市场份额减少了,但我们可以在报价上,要求C公司把我们的设备等同于她们的设备,即把设备单价按照同等价格来计算,以弥补我们的损失。”

    郭俊明说:“牛总,我看秦科的眼里揉不得沙子,他会在报价上让步吗?”

    牛利军笑道:“郭总,不要泄气。C公司不是一直倡导双赢吗?不能只让她们赢,让我们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