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我来,不是为了掀桌子(2 / 2)

加入书签

/p>

她没有寒暄,直奔主题,清晰地阐述了需求、风险和背后的社会意义。

电话那头的顾承宇只沉默了几秒,便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十五分钟后,一封标题为《关于为特定案件证人提供过渡期雇佣保障的联合承诺函》的邮件,精准地发送至江北区检察院的官方邮箱。

附件里,是加盖了博远集团、盛宇科技等五家行业巨头鲜红公章的PDF文件。

程知遥看着手机上同事发来的截图,手微微发抖。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份承诺函,这是一柄由苏明玥递过来的、足以撬动整个案件僵局的利剑。

与此同时,小舟带领的另一支小队,刚刚结束了对三家受债务危机影响最深的中小企业的走访。

在一家苦苦支撑的供应链公司里,她发现了一个令人心酸的秘密:公司的财务主管,在明知违法的情况下,连续三个月向银行提交了经过“技术美化”的虚假财务报表。

面对小舟的询问,那个年近四十的男人没有辩解,只是红着眼圈说:“我手下这三十多个兄弟,个个都是家里的顶梁柱。报表一垮,银行抽贷,公司立刻就得死。我进去,起码还能让他们多领三个月工资……”

当晚,小舟在提交给苏明玥的评估报告中,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他们不是利益链条上的共谋者,他们是被系统性困境死死困住的普通人。”

苏明玥看完报告,久久不语。

她将这份报告单独存档,归入一个新建立的“二级风险档案”,并亲手在文件夹上标注了一个猩红色的标签,上面写着:“结构性压迫的温床。”

夜幕降临,林景深的代理律师赵峰,代表他的当事人,正式向司法机关递交了全面的认罪自首书。

与文件一同递交的,还有一份心理状态评估的申请。

赵峰转达了林景深的原话:“我的当事人愿意承担一切法律责任,但恳请司法机关在量刑时,能清晰地区分决策层与执行层的责任边界。许多人只是在执行命令,他们不该成为这场风暴的主要牺牲品。”

苏明玥看完文件,对身旁正在整理档案的小舟说:“让赵律师知道,也让林景深知道。宽恕不是一场交易,而是规则本身就应该有的温度。”

这是原则,也是她即将构建的新秩序的基石。

当晚十点,“明玥观察哨”项目组的首次内部调度会在凤凰基金会总部召开。

巨大的环形会议室内,一块覆盖了整面墙壁的电子大屏首次被点亮。

周维站在大屏前,神情激动地宣布:“‘创伤预警网络’实时监控模块,正式启用!”

话音刚落,大屏中央的中国地图上,一个代表某大型国企总部的光点,突然由代表平稳的蓝色,闪烁了几下,转为了代表情绪异动的黄色。

系统自动推送出一条信息:“目标:XX集团。事件:裁员补偿方案第一轮闭门谈判。情绪指数:焦虑值72%,对抗值48%,呈快速上升趋势。”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苏明玥从座位上站起身,目光坚定地看着那个闪烁的光点,平静地宣布:“明天,我去现场。”

周维一愣:“我们才刚拿到数据,还没形成完整的报告……”

“来不及了。”苏明玥打断他,“我不是以举报者的身份去,也不是以监督者的身份去。我只是以一个愿意听人说话的人的身份,去到他们中间。”

会议结束前,周维在苏明玥的授意下,调出了另一个全新的数据界面——“全国系统性风险情绪指数”大屏。

刹那间,地图上不再只有一个光点。

从东北的重工业基地,到东南的金融中心,再到西部的能源城市,十三个大小不一的黄色预警光点,如同被点燃的火种,在那片深蓝色的版图上,突兀地闪烁着,连成一片令人心惊的星图。

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只剩下设备运行的微弱电流声。

苏明玥望着那片闪烁的微光,那背后是无数个正在经历挣扎与痛苦的普通人。

她低声开口,像是在对自己说,也像是在对那个冰冷的、由数据和代码构成的庞大系统宣战:

“现在,轮到系统学会疼了。”

那一夜,苏明玥没有立刻回家。

她独自一人站在基金会顶层的落地窗前,俯瞰着脚下这座城市的万家灯火。

那十三个光点,像一根根针,扎在她的视野里。

明天,她要去面对的,将是比会议室里那十几个人多上百倍、千倍的目光,有期待,有质疑,有愤怒,也有绝望。

回到空无一人的家中,她走到衣帽间,指尖掠过一排排熨烫笔挺、代表着权威与秩序的职业套装。

最终,她的手停了下来,轻轻抽出的,却是一件材质柔软、线条简洁的白色棉麻衬衫。

明天,她选择不穿那身盔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