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审判日之前的棋手(1 / 2)

加入书签

风暴撕开的裂缝中,涌出的不是回忆的暖光,而是刺骨的寒风。

刘主任的办公室里,空气安静得能听见中央空调微弱的嗡鸣。

他第三次将一份脑电图报告推到苏明玥面前,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如刀。

“你的θ波异常活跃,”他指着图上一段陡峭的曲线,声音低沉而严肃,“这已经超出了正常范围。潜意识正在以极高的负载持续运算,这并非天赋的馈赠,而是创伤后的代偿反应。”苏明玥的指尖在微凉的桌面上一顿,抬眼看他,眼神平静无波。

刘主任深吸一口气,语气变得更加凝重:“我查阅过你父亲苏振邦当年的医疗记录,他晚期也表现出类似的症状。这是一种家族性的精神透支。长期如此,唯一的结局就是神经衰竭,不可逆转。”他以为这番话会击垮她,至少会让她动摇。

然而,苏明玥只是静静听完,然后从随身的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文件,同样推了过去。

那是一份经过公证的遗嘱副本。

“如果有一天,我像父亲那样失忆,或者陷入昏迷,”她的声音清晰而冷静,不带一丝颤抖,“请您务必将‘凤凰Ⅱ模型’的全部源代码,以及我父亲留下的所有手稿,无条件移交给国家金融安全部门,向社会公众公开。”刘主任的瞳孔猛然收缩。

他拿起那份薄薄却重逾千斤的文件,指尖微微发颤。

办公室陷入了长久的沉默,只有墙上的石英钟在不知疲倦地切割着时间。

最终,他长长叹出一口气,像是耗尽了全身的力气。

“你们父女……真是一模一样。”他低声说,眼中是无法掩饰的复杂情绪,有惋惜,有敬佩,更有深深的无力感,“都在用自己的命,去校准这个世界的误差。”

离开医院,苏明玥没有片刻停留,径直重返那间位于剑桥数据中心的云端系统操作室。

冰冷的服务器蓝光映在她脸上,驱散了最后一丝血色。

“艾琳,启动‘凤凰Ⅱ模型’终极压力测试。”她对着空气下达指令,声音通过加密频道传入AI的核心。

“测试目标:‘城市更新基金’。模拟三种不同强度的政策干预下,其内部资金链的崩溃路径与时间节点。”虚拟屏幕上,无数数据流如瀑布般倾泻而下,艾琳的合成女声在八小时后准时响起:“模拟完成。在最优干预条件下,最短77小时触发全面流动性枯竭;在最弱干预条件下,最长不超过14天。模型综合准确率预估为93.1%。”77小时。

苏明玥闭上双眼,瞬间启动了“思维推演场”。

庞大的数据模型在她的脑海中不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化作一支支军队,一个个沙盘。

她将陆沉舟目前所有的公开资本动作、人脉网络、甚至是他过往的操盘习惯,全部作为变量嵌入推演场。

刹那间,烟尘四起,三条清晰的路径在沙盘上生成。

其一,舆论突破。

引导媒体的聚光灯,从宏大的基金本身,精准地对焦到某位关键审批官员的直系亲属,及其暗中持股的那家关联工程公司。

其二,法律围剿。

将阿阮在城中村收集到的七户拆迁户的血泪证词与合同漏洞相结合,触发一场足以冻结部分资产的集体诉讼。

其三,也是最致命的一击——釜底抽薪。

在顾家那个被当做“样板工程”的地铁上盖项目正式提交申报材料之前,提前通过特定渠道,曝光基金优先权条款中隐藏的“魔鬼回购陷阱”。

一旦陷阱公之于众,监管层为了规避系统性风险,必然会主动叫停整个基金的审批流程。

三条路径,环环相扣,直指心脏。

但她没有立刻扣动扳机。

第二天中午,她邀请了鬓发斑白的王工在一家僻静的茶餐厅共进午餐。

席间,她没有谈论当下的危机,而是取出几张泛黄的手稿影印件。

“王叔,您还记得这个吗?”她轻声问。

王工扶了扶老花镜,只看了一眼,双手就抑制不住地颤抖起来。

那是苏振邦当年亲手绘制的风险预警模型,针对的正是三年前轰然倒塌的“蓝海信托计划”。

“如果……当年这些东西公布了,结局会不会不一样?”苏明玥问。

王工苦涩地摇了摇头,声音沙哑:“没用的。那时候,所有人都说你父亲是个疯子,是个妄想家,直到三年后那家公司破产清算,数万家庭血本无归,才有人想起他的名字。”苏明玥缓缓点头,目光坚定:“所以这次,我不等人倒下才说话。”饭后,她递上一份文件,郑重地请求道:“王叔,我需要您以‘独立审计顾问’的身份,签署这份公开声明,证实我父亲的‘苏振邦原始模型’与当前这场危机的内在逻辑关联性。”这份来自权威技术专家的背书,将成为她所有反击行动的伦理支点。

当天下午,一份名为《关于K.Y.sultg旗下基金异常资金流动的初步分析报告》的匿名邮件,悄无声息地进入了市纪委的加密邮箱。

附件中,除了凤凰Ⅱ模型输出的枯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