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闭环(1 / 2)

加入书签

    市委第一会议室内,项目组所有成员悉数到场。

    虽然每个人脸上都带着连日奋战的疲惫,但眼神里却充满了即将冲刺的专注与凝重。

    这是最终方案向上正式申报前的最后一次通气会。

    周砚深坐在主位,面前摊开着那份最终定稿的方案。

    他没有寒暄,直接切入主题:“今天会议只有一个目的,对最终方案进行最后一次审议,确保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数据、每一个表述都精准无误,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

    他的目光扫过全场,声音沉稳有力:“从最初的问题发现,到多轮修改论证,再到各部门反馈意见的吸纳与确认,我们走了一个完整的流程。现在,我需要各位最后确认,你们各自负责的板块,是否都已达成共识,没有遗留问题。”

    “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先开始。”

    “我们这边没问题,土地调整部分完全按照上次会议您拍板的方向落实,相关数据和支撑材料都已核对无误。”

    “工信局。”

    “产业布局和供应链优化部分已确认,与相关部门协同接口清晰。”

    “财政局……”

    “数据支撑组。”轮到林窈。

    她抬起头,声音清晰平和:“所有核心数据及模型推演过程已进行最后三轮交叉核验,来源清晰,逻辑闭环。针对可能被质疑的敏感参数,我们准备了多套辅助说明材料。”

    周砚深微微颔首,手指在方案某一页上点了点:“关于这个技术溢出效应的量化评估,论证再加固一层,用最保守的算法再跑一次,结果作为附件备查。”

    “好的,书记,散会后立刻处理。”林窈迅速记录,没有多余疑问,只有高效的执行。

    会议高效推进,每个部门负责人发言简洁,确认果断。

    当最后一个部门确认完毕,周砚深合上了面前的方案。

    会议室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他环视众人,深邃的眼眸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光,缓缓开口:“方案基本成熟,闭环已经形成。接下来,就是正式向上申报。”

    他顿了顿,语气加重了几分:“我要提醒大家,申报之后,这个项目将面临审批部门最严格、甚至可以说是苛刻的审查。每一个数据,每一条结论,都可能被放在放大镜下审视。”

    他的目光特意在数据组区域停留了一瞬。

    最终落在林窈身上:“尤其是数据组。前期,你们是冲锋陷阵的‘前锋’,用数据和模型为我们撕开了突破口,指明了方向。但现在,角色要转变了。从方案提交的那一刻起,你们就是‘守门员’。”他用了这个形象的比喻。

    “要确保我们递交上去的每一个数字,都坚如磐石,经得起任何质疑和推敲。这块阵地,不能丢。”沈砚深说完。

    林窈迎着他的目光,没有任何迟疑,沉稳应答:“明白。数据组保证完成任务,守好底线。”

    周砚深满意地收回目光,看向全体成员,语气稍缓,带着肯定:“当然,这段时间,大家的努力和付出,我都看在眼里。能把这个涉及多方利益、错综复杂的方案推进到这个程度,在座每一位,都功不可没。辛苦了。”

    这句认可,让会议室里紧绷的气氛稍微松弛了一些,几位负责人脸上露出了些许宽慰的神色。

    周砚深利落地宣布,“各自回去最后检查,明天上午九点,方案正式提交,散会。”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