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地龙惊变(1 / 2)

加入书签

清晨,阳光一如既往地穿透晨雾,如金色丝线般洒落在小院的每一寸土地。

鸟儿欢快的歌声交织成悦耳的晨曲,白逸尘在这美妙的氛围中悠悠转醒,伸了个懒腰,感受着新一天的活力。

他利索地穿好衣服,来到院子里。

只见白龙正拿着弹弓,对着树枝上的小鸟比划着,眼神中满是孩童的专注。

“小龙,在干嘛呢?”

白逸尘笑着问。

白龙兴奋地跑过来,指着小鸟说:“白叔叔,我想把弹弓练得更准,保护小院的果子不被鸟儿偷吃。”

白逸尘摸摸他的头,说道:“想法挺好,但可别伤害这些小家伙,它们也是大自然的一份子。”

与此同时,念念像个活泼的小精灵,在花丛中拿着网兜追逐蝴蝶,粉嫩的脸颊因兴奋而泛红,嘴里嘟囔着:“小蝴蝶,别跑呀,让我看看你有多美。”

艾米丽看着孩子们玩耍,脸上洋溢着幸福,对浇花的白逸尘说:“你瞧他们,每天都这么有活力,小院都跟着有朝气了。”

李秀才在书房里,对着一本黄的古籍苦思冥想。

这本从旧书摊淘来的书,记载着不少鲜为人知的民间故事与传统技艺。

这时,白龙和念念蹦蹦跳跳地进来,看到李秀才专注的样子,便安静下来,小心翼翼地凑过去。

“李爷爷,您在看什么呀?”

念念轻声问。

李秀才眼中闪过兴奋,招手让孩子们靠近,说:“我现了一本有趣的书,讲的是古代的扎染技艺。”

接着,他详细地给孩子们讲解起来:“扎染就是用线把布的部分地方扎起来,再染色,染完解开线,布上就会出现奇妙的图案。”

白龙听得眼睛亮,急切地问:“李爷爷,我们能试试吗?”

李秀才点头笑道:“当然可以,等会儿准备好材料就动手。”

随后,他们在书房里翻箱倒柜,找出旧布料、棉线和染料,一场传统技艺探索之旅即将开始。

张屠户和白逸尘来到菜园,看到豆角苗顺着架子攀爬,嫩绿的叶子生机勃勃。

张屠户满意地说:“照这长势,很快就能吃上豆角了。”

两人随即开始除草施肥,忙得热火朝天。

白逸尘边干活边问:“张大哥,这豆角为啥长得这么好?”

张屠户直起腰,擦了擦汗说:“种菜就像照顾孩子,得用心。

豆角喜欢阳光和肥料,咱们给足条件,还要留意有没有害虫,及时处理。”

说着,他现一片豆角叶上有几只小蚜虫,赶忙从口袋掏出小瓶子,里面装着自制的驱虫液,小心地喷洒在叶子上。

白逸尘在一旁认真学习,默默记下这些实用技巧。

艾米丽在厨房,正琢磨着做一道特别的菜。

看着橱柜里的食材,她灵机一动,决定做“蔬菜蛋饼”

她把胡萝卜、洋葱、青椒切成细碎的丁,五颜六色的蔬菜丁在案板上格外诱人。

接着,她将鸡蛋打入碗中,加入适量面粉和水,搅拌成面糊,再把蔬菜丁倒入,加入少许盐和胡椒粉调味。

炉灶上平底锅烧热,艾米丽倒入一勺面糊,轻轻转动锅,让面糊均匀摊开。

不一会儿,蛋饼边缘微微泛黄,香气四溢。

张屠户的婆娘走进厨房,惊讶地说:“妹子,这想法真不错,看着就好吃。”

艾米丽笑着回应:“嫂子,家里蔬菜多,就想换个花样。”

两人一边聊天,一边继续准备其他菜肴,厨房充满欢声笑语和美食香气。

午后,阳光愈柔和,如金色薄纱笼罩着小院。

众人围坐在大树下,享受悠闲时光。

石桌上摆满艾米丽做的点心、水果,还有一壶热茶。

李秀才端起茶杯,轻抿一口,说:“今天尝试扎染,感觉这传统技艺真是博大精深。”

张屠户笑着附和:“是啊,老祖宗留下的东西,都有其道理,就像种菜的方法,代代相传。”

白龙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块蛋饼,咬了一大口,含糊不清地说:“艾米丽阿姨做的蛋饼太好吃啦,比外面买的还香。”

大家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

念念则拿起一个橘子,剥开后先递给李秀才,说:“李爷爷,您先吃。”

李秀才接过橘子,欣慰地说:“念念真懂事。”

在这温馨的氛围中,每个人都沉浸在小院生活的美好与宁静之中。

白龙和念念吃完点心,又开始琢磨新游戏。

他们在院子里找来小石子和树枝,玩起“过家家”

念念用树枝在地上画了个大房子,说:“这是我们的家,我是妈妈,白龙你是爸爸。”

白龙一本正经地点点头:“好嘞,妈妈,我出去打猎给咱们找吃的。”

于是,白龙拿着小石子假装打猎,念念在“家”

里用树叶花瓣“做饭”

过了一会儿,白龙跑回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