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坊巷里的新声与旧影(2 / 3)
p>镇上多少孩子盼着您的糖人呢。”
老糖匠苦笑:“谁还学这个?又累又赚不到钱。”
他看了看白逸尘,忽然道,“你那木工坊要是开起来,能不能……借我个角落?我也不图赚钱,就想多捏几天糖人,看孩子们笑一笑,心里踏实。”
白逸尘立刻应道:“刘叔说的哪里话!
您尽管来,我给您搭个像样的糖人台,比这小车舒坦。”
白龙在一旁举着糖老虎喊:“刘爷爷,你别走!
我天天来买糖人!”
老糖匠被他逗笑,眼里的愁绪散了些,拍了拍白逸尘的胳膊:“那我就沾你的光了。”
回到木工坊时,白龙还在兴奋地说:“爹爹,刘爷爷的糖人最好吃了!
比京城的蜜饯还甜!”
白逸尘笑着揉了揉他的头,手里的锯子落得更稳了——这木工坊,倒不止是他一个人的念想了。
几日后,木工坊总算收拾妥当。
白逸尘在靠墙的位置搭了个长木架,摆上从京城带回来的木料和沈砚送的刻刀,架子顶上还放了盆绿萝,叶子垂下来,扫过木盒上的花纹。
靠窗的位置给老糖匠搭了个小台,铺着蓝布,上面摆着熬糖稀的小铜锅,阳光照在锅沿上,泛着暖融融的光。
开张那天没放鞭炮,却比谁家开张都热闹。
张屠户拎着块五花肉送来,说“给木工坊添点油水”
;王婶端来刚蒸的枣糕,往白龙手里塞了两块;连学堂的先生都来了,手里拿着本旧书,说是“给孩子们刻书签时,照着上面的字刻准没错”
。
老糖匠推着小车来的时候,巷子里的孩子几乎都涌了过来。
他支起小铜锅,糖稀在锅里咕嘟咕嘟地冒泡泡,散出甜甜的香气。
白龙和念念挤在最前面,看着他把滚烫的糖稀捏在手里,三捏两揉就成了只展翅的蝴蝶,翅膀薄得能透光。
“刘爷爷,我要个小鲤鱼!”
“我要孙悟空!”
孩子们的嚷嚷声混着铜铃的轻响,把坊巷里的时光都搅得甜滋滋的。
白逸尘坐在木工台前,手里正刻着王婶要的妆奁盒。
木刻刀在紫檀木上游走,留下细密的花纹,阳光透过窗棂落在他手上,把木屑照得像金粉。
艾米丽端着茶走进来,看见他额角的薄汗,便拿起帕子替他擦了擦:“慢点刻,又不急。”
“这不是想早点给王婶送去嘛。”
白逸尘头也没抬,刻刀在盒面上转了个弯,一朵缠枝莲的纹样渐渐清晰,“你看,这花瓣得刻得薄些,才显得灵动。”
艾米丽凑过去看,果然见花瓣的边缘薄如蝉翼,仿佛风一吹就会动。
她忽然笑道:“等刻好了,我在里面铺层红绒布,再喷点新做的玫瑰香,保管王婶的儿媳妇喜欢。”
两人正说着,门外传来威廉的声音:“逸尘,快出来看看!”
白逸尘放下刻刀走出去,只见巷口停着辆马车,车帘掀开,露出苏婉抱着个襁褓的身影,脸上带着初为人母的倦意,却笑得温柔。
“生了?”
白逸尘又惊又喜。
“昨儿夜里生的,是个小子。”
威廉笑得合不拢嘴,小心翼翼地扶着苏婉,“这不一出院就来给你们报喜。”
艾米丽立刻迎上去,轻轻碰了碰襁褓里的小脸蛋,软乎乎的像团棉花:“真好,这下念念有弟弟了。”
白龙和念念趴在马车边,好奇地看着襁褓里的小家伙,他闭着眼睛,小嘴巴还在咂巴,仿佛在做梦。
“他好小啊。”
念念小声说,伸手想去摸,又怕碰坏了似的缩了回去。
“等他长大了,就能跟我们一起放风筝了。”
白龙拍着胸脯说,像个小大人。
街坊们听见动静都围了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地贺喜,张屠户嚷着“要请满月酒”
,王婶则拉着苏婉问“奶水够不够”
,巷子里的热闹比刚才更甚了。
白逸尘站在人群外,看着苏婉怀里的婴孩,忽然觉得这坊巷就像棵老树,他们是盘在树上的枝桠,如今又抽出了新的嫩芽。
他转头看向木工坊,老糖匠正给孩子们分糖人,阳光落在他们脸上,笑得像绽开的花;艾米丽站在柜台后,正和李婶说着什么,嘴角弯着温柔的弧度;白龙则举着糖人,踮脚跟襁褓里的小弟弟“说话”
,虽然对方根本听不懂。
暮色降临时,威廉一家回去了,街坊们也渐渐散了。
白逸尘收拾着木工台,把刻刀一一擦干净放回鞘里,忽然现白龙蹲在角落里,正拿着块小木料比划。
“在刻什么?”
他走过去问。
白龙抬起头,手里的木料上刻着个歪歪扭扭的小人,脑袋大身子小,却看得出来是抱着个小娃娃。
“我刻的是威廉叔叔。”
小家伙认真地说,“他抱着小弟弟,就像爹爹抱我一样。”
白逸尘的心忽然被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