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恩荣加身暗流涌(1 / 1)

加入书签

第一折 府门传诏起波澜

初夏的荣国府笼罩在一片和煦晨光中,潇湘馆的竹影在窗纸上轻轻晃动,黛玉正坐在妆台前,由紫鹃为她梳理发鬓。乌润的青丝如瀑般垂落,发间别着一支素雅的碧玉簪,正是前日贾母特意赏下的。

“姑娘,昨儿个太太让人送来的新茶,说是雨前龙井,要不要沏上一壶?”紫鹃一边将最后一缕发丝绾好,一边轻声问道。

黛玉抬手抚了抚鬓角,目光落在窗外初开的石榴花上,轻声道:“先放着吧,等宝玉来了再说。”话音刚落,就见茗烟气喘吁吁地跑进门来,脸上带着难掩的喜色。

“二爷!姑娘!大喜啊!宫里派公公传旨来了,这会儿已经到府门口了!”茗烟跑得满脸通红,说话都带着颤音。

宝玉正从外面进来,闻言连忙问道:“传旨?可是关于栖霞山那件事?”他昨日才陪黛玉回府,今日便有圣旨临门,想来定是忠顺王爷在皇上面前说了好话。

黛玉也站起身,随手拿起一件月白披风披上,叮嘱紫鹃:“把前日收拾好的那盒雨前龙井带上,若公公赏赐,也好回礼。”两人快步往府门口走去,远远就见一群人簇拥着一位面生的太监站在影壁前,贾政和贾母已带着众人躬身等候。

“圣旨到——荣国府贾宝玉、林黛玉接旨!”太监尖细的嗓音划破清晨的宁静,宝玉和黛玉连忙上前跪下,额头贴在冰凉的青石板上。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江南金陵秘藏一案,荣国府贾宝玉、林黛玉深明大义,协查贪官罪证有功,特赏贾宝玉五品同知衔,赐锦缎十匹、白银百两;林黛玉贤淑聪慧,特赐‘慧心淑慎’匾额一方,赏珍珠钗钏一副。另念荣国府世代忠良,着贾政即刻进京述职,听候任用。钦此。”

“臣等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人齐声叩拜,声音里满是欣喜。宝玉起身时,指尖不小心碰到黛玉的衣袖,两人相视而笑,眼中都藏着释然。

传旨太监笑眯眯地将圣旨交到贾政手中,又特意看向宝玉和黛玉:“宝二爷、林姑娘,咱家在京里就听说二位的事迹了,真是年少有为啊。”贾母连忙上前递上沉甸甸的荷包,笑着道:“有劳公公跑这一趟,里面些须薄礼,还请公公笑纳。”

太监假意推辞了几句便收下了,又说了些吉祥话,才带着随从离去。送走太监后,贾母拉着宝玉和黛玉的手,笑得合不拢嘴:“真是老天保佑,咱们贾府总算又有了起色!”王夫人也凑上来,细细打量着黛玉,语气比往日亲热了许多:“林姑娘真是咱们府里的福星,往后可得常去我那里坐坐。”

黛玉微微屈膝行礼,温声道:“多谢太太夸奖,都是托老太太和太太的福。”宝玉则被贾政拉到一旁,叮嘱道:“圣上恩典厚重,你往后行事更要谨慎,切不可再像从前那般任性。”宝玉连连应下,心里却想着要尽快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甄府老爷。

回到潇湘馆,紫鹃早已沏好了新茶。宝玉端起茶杯,却没心思喝,兴奋地对黛玉道:“林妹妹,没想到圣上竟会赏赐这么多东西,还有那个匾额,真是太抬举咱们了。”

黛玉轻轻搅动着茶杯里的茶叶,眼神却有些凝重:“圣上的恩典固然可喜,但我总觉得有些不安。你看,爹爹突然要进京述职,会不会和这件事有关?”她想起前日甄府老爷说的,那些涉案官员的亲友在朝中颇有势力,如今他们受了赏赐,说不定已被那些人记恨上了。

宝玉闻言也冷静下来,沉吟道:“你说得有道理。昨日我听茗烟说,金陵城里还有些官员在私下议论,说咱们多管闲事。看来这赏赐背后,怕是藏着不少暗流。”正说着,就见袭人匆匆走来,神色慌张地说道:“二爷,姑娘,甄府管家来了,说有急事要见二位,此刻正在外书房等着呢。”

两人心中一紧,连忙往外书房走去。刚进门,就见周管家脸色苍白地站在屋里,见到他们便连忙上前:“宝二爷,林姑娘,不好了!我家老爷被按察使府的人带走了!”

“什么?”宝玉惊得站起身来,“好端端的,按察使为何要抓甄世伯?”

周管家叹了口气,递上一封书信:“今早按察使府突然派人来,说有人举报我家老爷私藏官银,不由分说就把老爷带走了。这是老爷临走前偷偷让人送来的信,说此事定与那些涉案官员的余党有关,让二位务必小心。”

黛玉接过书信,飞快地浏览着,指尖微微发颤。信上的字迹潦草,显然是仓促写就,末尾还特意提到“留意府中内鬼,秘藏之事未绝”。她抬头看向宝玉,眼中满是忧虑:“看来那些人是不甘心失败,转而报复甄世伯了。按察使前几日还帮着咱们牵制知府,今日却突然动手,这里面定然有猫腻。”

宝玉握紧拳头,沉声道:“咱们不能坐视不管。茗烟,你立刻去按察使府打听消息,看看究竟是谁举报的甄世伯。林妹妹,你陪我去一趟荣庆堂,把这事告诉老太太和父亲,请他们拿个主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