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章 骑墙者的算计与熊国的承诺(1 / 2)
征讨华夏的行动计划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着,米国为了确保这次行动的成功,正在积极寻求盟友的共同参与。
在与土国的沟通中,土国方面表示,一旦战争爆,他们愿意对华夏的保护国叙利亚和伊拉克动进攻,以此来牵制华夏第一战区的兵力。
然而,土国也坦言他们的装备水平相当落后,甚至还停留在一战时期的水准。
面对这样的现实,他们对能否有效地完成牵制任务并没有十足的信心。
土国方面强调,如果能够获得更先进的武器装备,他们相信自己的作战效能将会得到显着提升。
相比之下,高卢国、荷国、葡国以及意国的态度则显得有些摇摆不定。
这些国家似乎在观望局势的展,展现出一种典型的骑墙姿态。
他们暗示,如果米国能够成功组建起一支强大的远征舰队,那么他们可能会在舆论上给予一定的声援和支持。
但同时,他们也明确表示,并没有派遣本国军队直接参与作战的打算。
事实上,国务卿之前的一系列出访行动,其核心目的并非表面上所宣称的那样,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考量。
这些出访活动主要是为了试探各国在当前局势下的立场和态度。
对于米国来说,那些中小国家的实质性参与与否,对整个战局的影响其实微乎其微。
这些国家在军事力量和资源方面相对有限,难以对局势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然而,如果能够成功争取到这些国家的名义加入,那么米国就能够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以一种看似正义的姿态,名正言顺地组建起一支国际联军,对华夏展开讨伐。
这样一来,米国就可以将自己的行动包装成维护国际秩序和正义的行为,从而获得更多的国际支持和认可。
至于这些小国是否真的会实际出兵参与战斗,米国其实并不太在意。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米国认为它们不出兵反而更好,这样可以省去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毕竟,这些小国中的一些国家连一艘航空母舰都无力拥有,其最大的水面舰艇也不过是两千多吨级的护卫舰,这样的军事力量在现代战争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经过一系列紧张而严密的内部评估后,米国的决策层最终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由中央情报局局长伦纳德秘密出访相关国家。
这个决定并非轻率之举,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和权衡利弊之后的结果。
伦纳德肩负着重要使命,他的任务是与相关国家进行秘密会晤,以推动米国的战略目标。
在与腐国相的会面中,伦纳德小心翼翼地抛出了米国总统的“关怀”
方案。
这个方案包含了两个关键内容:先,米国将免除腐国正在商议中的贷款债务,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对于腐国来说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其次,为了“支援”
腐国的国防建设,米国承诺提供四艘护卫舰,这将大大增强腐国的军事实力。
然而,这一切并非无偿的。
作为交换条件,米国总统明确要求腐国必须加入此次对华夏的征讨行动,并且至少要派出四艘舰艇随联军一同行动。
这是一个毫不含糊的要求,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同时,米国还承诺,在远征华夏所获得的利益中,腐国将能够分得百分之十的份额。
这意味着,如果此次征讨行动取得成功,腐国将从中获得可观的经济利益。
这个方案对于腐国来说,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
接受这个方案意味着腐国将与米国紧密合作,共同对抗华夏,但同时也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和责任。
而拒绝这个方案,则可能失去米国的支持和贷款债务的免除,以及潜在的经济利益。
腐国相对于米国提议背后的真实意图可谓是心知肚明——如果不加入联军,那么不仅之前所期待的贷款免除会成为泡影,就连米国承诺的舰艇赠予恐怕也会化为乌有。
这实际上就是米国在变相地要求腐国利用这四艘舰艇参战,从而为自己找到一个看似合理且体面的参战理由。
在如此诱人的“大饼”
和“机不可失”
的双重压力之下,相经过深思熟虑,并与女王进行了一番商议之后,最终做出了一个决定:只派遣米国提供的那四艘护卫舰参与到初期的行动当中。
至于未来是否会进一步增派舰艇或者陆军部队,则要根据战场的实际需求来灵活决定。
毕竟,如今的腐国已经基本上放弃了空军建设,而海军也由于种种原因难以维持大规模的舰队规模。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所能保留并且重点展的,也只有一定数量的陆军以及海军特战队了。
可以说,这已经是腐国目前唯一能够拿得出手的作战力量了。
成功获取腐国相同意后,伦纳德完成了其要任务。
紧接着,他相继访问了荷国、高卢国、葡国和意国。
这几个国家均明确表态,愿意表声明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