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鹰派的决断与将军的任命(1 / 2)

加入书签

国防部长霍金斯,这位刚刚接手国防部的文官,对于米军的真实战力其实知之甚少。

然而,当他听到莱恩斯如此自信满满地宣称米军已经强大到足以与华夏军队进行正面战略决战时,他的内心深处不禁涌起一股强烈的豪情壮志。

他开始想象自己站在指挥台上,统御着那支无坚不摧的米军,与华夏军队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对决。

他仿佛看到了战场上硝烟弥漫,火光冲天,双方的士兵们奋勇厮杀,而他则冷静地指挥着每一个战略决策,将米军的优势挥到极致。

这种想象让他感到无比兴奋和激动,同时也让他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文职部长,竟然能够掌握如此强大的军事力量,并有机会指挥一场可能改变世界格局的战争。

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的心中充满了巨大的骄傲感,他觉得自己肩负着无比重要的使命,必须要将这场战争打赢。

然而,尽管伦纳德身处在中央情报局局长这一高位,他的内心却对主动进攻华夏的决策充满了深深的疑虑和不安。

毕竟,他曾经担任过前任副局长,对于许多事情都有着更为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在他的记忆中,华夏军队在历史上一直都享有赫赫威名。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华夏军队都以其顽强的战斗精神和卓越的战术素养而闻名于世。

通过各种情报渠道所获取的无数战例更是证明了这一点:每当华夏军队面对来自腐国、米国、熊国以及其他多个国家的联军时,他们总能展现出令人难以置信的韧性和战斗力,最终取得近乎碾压式的胜利。

这些战例让伦纳德深刻地认识到,华夏军队绝不是一个可以轻易被击败的对手。

他们拥有着高度的组织纪律性、精湛的战斗技巧以及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这样一支军队,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会轻易屈服,更不会被敌人的威胁所吓倒。

华夏的战争逻辑,远非表面上的军队数量和装备对比那么简单。

在他的脑海深处,一份绝密情报如闪电般掠过。

这份情报揭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就在不久前,华夏仅仅依靠其机动集团军的一个教导师,便创造了一场令人瞠目结舌的军事奇迹。

这个教导师的兵力不过一万多人,而且没有任何重装甲装备。

然而,就是这样一支看似微不足道的力量,却在一夜之间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战斗力。

他们以雷霆万钧之势,如疾风骤雨般席卷了熊国入侵阿呼国的十二个精锐师。

这十二个精锐师包括五个坦克师、五个装甲师和两个炮兵师,可谓是熊国军队的精英力量。

然而,面对华夏教导师的猛烈攻击,他们却毫无还手之力,瞬间被彻底瘫痪并歼灭。

这一战绩,不仅彰显了华夏军队卓越的战术素养和强大的战场控制力,更展示了他们令人咋舌的毁灭效率。

更令人震惊的是,华夏第二战区的侦察兵小分队,竟然能够神不知鬼不觉地深入熊国腹地,连续炸毁六个重要的空军基地后,还能全身而退。

这种深入敌后、如鬼魅般的行动能力,简直是乎想象。

伦纳德不禁扪心自问:我们米国最顶尖的特种部队,是否能够在敌国重兵防卫的情况下,完成如此不可思议的任务呢?答案似乎不言而喻。

对于熊国即将投入四十个师进攻阿呼国的计划,伦纳德内心深处几乎不抱任何成功的希望。

因为他知道,华夏部署在阿呼国附近的机动集团军,正是他们最精锐的拳头部队。

而指挥这支部队的孙德胜将军,在中央情报局的档案里有着极其详尽的记载。

他的名字如雷贯耳,是一位真正的传奇战将,其军事才能堪称卓越。

他用兵如神,无论是战略规划还是战术执行,都展现出了凡的智慧和果断。

尤其是在内部剿匪作战中,孙德胜将军所率领的部队犹如狂风暴雨般席卷而过,敌人在他面前毫无还手之力,被打得节节败退。

他的战斗力之强大,简直可以用摧枯拉朽来形容。

然而,在当前这个所有高层都沉浸在莱恩斯描绘的胜利蓝图中的氛围里,伦纳德却感到深深的忧虑。

他深知战争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仅凭过往的情报和经验,很难准确预测战局的展。

尽管伦纳德对孙德胜将军的能力充满信心,但他也明白,在这个时候提出自己基于过往情报的担忧,不仅无济于事,反而可能被视为怯懦或唱反调。

毕竟,对外作战的主导权和情报评估,国防部拥有他们自己的体系和渠道,中央情报局在此刻更多扮演的是辅助角色。

伦纳德无奈地叹息一声,他知道自己的担忧或许只能深埋心底,等待时间来证明一切。

“非常好!”

总统德怀特终于从沉思中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决断的光芒,“那就麻烦你们参谋部,以最快的度完善并提交详细的作战计划。

一旦我们确认华夏和熊国在阿呼国及贝加尔湖地区爆全面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