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联合作战与华夏命运博弈(1 / 2)

加入书签

姜委长相信,如果由刘铮来领导这个国家,未来一定会变得非常富强。

不过,为了确保这一决策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姜委长还是需要亲自与刘铮进行深入的交谈,了解他的具体规划和理念。

为了华夏的未来,姜委长或许需要放下一些架子,做出一些妥协和让步,这也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大义所必须付出的努力。

“陕西那边其实也是非常看好刘铮的。

他们把军权都交给了他,这一决策带来了显着的成果。

如果不是陕西放手,蒙古不可能那么顺利地被收回来,一百五十多万领土更不可能重新回到华夏的怀抱。

他们都能够如此果断地做出决策,我们还有什么可争的呢?如果我们现在还不能认清形势,恐怕很多将领都会主动与他们联系。

江北的快展以及上次解救长沙的战斗,已经让多数将领看到了自卫军强大的实力以及我们所面临的窘境。

现在,自卫军更是今非昔比,他们已经建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工业基础,就连江南地区也有很多人前往江北寻求展机会。

倭国人见到自卫军就如同老鼠见到猫一样,充满了畏惧。

上次,倭国鬼子能够全身而退,是以留下一切财产、武器装备以及不得将人员退到江南为代价的。

可以说,现在如果自卫军一旦过江,就会势如破竹,很快将鬼子赶出华夏。

我们如果继续这样坚持下去,华夏的资源就会被倭国不断掠夺,未来我将成为华夏的罪人。”

姜委长忧郁地说道,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自责。

姜委长可是曾经研究过股票的高手,对于止损有着坚定的决心。

在国家面临如此严峻的形势下,他深知必须做出果断的决策,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当然,我的消息不如你的情报准确。

自卫军、八路军,依托新四军,都有向江南渗透的趋势。

如果我们不做出改变,未来的变数将会太多。

如果你信任我,我可以以我个人的名义,到陕西和东北走一趟,看看他们的态度。

从现在的状况来看,他们也是为了避免和我们生冲突,才没有将军队明目张胆地向江南展。

如果我们一直保持这种不死不活的状态,一旦刘铮把江北的经济理顺,他绝对不会让鬼子继续在我们华夏大地肆虐。

我相信,他们很快就会将部队展到江南。

到那时,江南的新四军将会如虎添翼,很快拿下富庶的江浙地区,到时候,一切都晚了。”

葛老严肃地说道,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未来局势的担忧和紧迫感。

“你这个年龄,让你舟车劳顿我怎么好意思呢?”

姜委长关切地说道。

“我这把老骨头,如果能为华夏的统一和富强出一份力,丢了又如何?”

葛老感叹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好吧!

我的意思是,只要刘铮把所有的事情都接过去,我全力支持他的工作。

至于那些反对的人,只能用铁血手段来处理。

这是历史规律,哪一次改朝换代不需要付出血的代价呢?”

姜委长坚定地说道,他深知在这个关键时刻,必须要有果断的决策和强大的执行力。

“只要你支持刘铮的工作,我相信他会处理好一切的。

能把米国和熊国这两个国家摆平的人,处理不好自己国家的事,谁也不会相信。

如果你振臂高呼,一定会一呼百应。

反对的人就让他们倒在滚滚的历史车轮之下吧!”

葛老也狠狠地说道,他对刘铮充满了信心,相信他有能力带领华夏走向繁荣富强。

刘铮现在确实有点着急了。

江南的国军始终没有采取积极的行动,而鬼子却每天都将华夏的资源源源不断地运回国内,不断增强他们的军国主义实力。

为了减少矛盾,刘铮虽然在八路军和新四军的配合下,将李云龙的第三旅秘密调至南通扬州一线,随时准备渡江作战。

但是,刘铮不想打草惊蛇,因为他担心这样会让倭国加快将华夏物资运回国内的度,同时也避免和国军产生不必要的矛盾,到时候,便宜的还是鬼子。

刘铮渴望和国军进行联合作战。

经过几个月的训练,两个海军作战群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海军作战能力,随时可以封锁长江。

驱逐舰、护卫舰以及各类小艇,随时可以逆流而上,掩护江北军队渡江。

李云龙的第三旅已经有三个团偷偷地完成了渡江计划,正在隐蔽在山中的密营中。

在新四军的带领下,他们对江南的各个城市进行着细致的侦察。

如果渡江作战,有他们三个团的帮助,第三旅很容易就能登陆江南,完成渡江任务。

然而,一旦打过去,和国军的防区就会产生冲突,这将会造成不可预测的混乱局面。

到时候,鹬蚌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