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抗日自卫军的编制(1 / 2)

加入书签

新的独立旅由386旅的772团团长程康强,被任命为独立旅旅长。

独立旅各团团长则由原独立旅的各团副团长担任相应职务,副团长和政委一职由129师进行调整安排。

抗日自卫军军长由刘铮担任,副军长分别为李云龙、孔捷和丁伟。

总参谋长为张大彪,副总参谋长包括沈泉、刑刚。

后勤处长由赵刚担任,情报处长则是吴远山。

张大彪兼任第一旅旅长,原独立旅第一团团长邱明,担任常务副旅长一职。

原第一团副团长李永任副参谋长。

原第一团政委王立志则担任后勤副旅长。

丁伟兼任第二旅旅长,第二团团长黄志勇,担任常务副旅长。

原作战副团长张清平任副参谋长。

原第二团政委苏亚金任后勤副旅长。

李云龙兼任第三旅旅长,第三团原团长梁国平,担任常务副旅长。

原后勤副团长张贤任副参谋长,原第三团政委铁安任后勤副旅长。

孔捷兼任第四旅旅长,原第四团团长鲁震明,担任常务副旅长。

原作战副团长吴越任副参谋长,原第四团政委常平任后勤副旅长。

刑刚任第五旅旅长,原第五团团长张楚,担任第五旅常务副旅长。

原作战副团长陈勇任副参谋长,原第五团政委李渠任后勤副旅长。

沈泉任第六旅旅长,原第六团团长姜奎,担任第六旅常务副旅长。

原作战副团长王方任副参谋长,原第六团政委祁进保任后勤副旅长。

王承柱担任炮兵旅旅长,炮团副团长刘志辉,担任常务副旅长。

原作战副旅长姜奎任副参谋长,原炮团政委刘兴旺任后勤副旅长。

特战队设立特战队司令部,与军部在一起共同办公,并成立特战队参谋部。

赵杰、田雨、苏英三个大队长为副司令,下设三个大队。

特战第一大队大队长为赵杰,副大队长是徐虎。

特战队第二大队队长是田雨,副大队长为李树仁。

特战队第三大队队长是苏英,副大队长为杨大力。

原386旅772团团长程康强,担任新成立的独立旅旅长。

原独立旅参谋处处长邢志国担任参谋长,原独立旅运输团团长谭平山任副旅长。

原第一团副团长李永柱,担任独立旅第一团团长。

独立团第一营教导员沈伟,担任独立旅第一团政委。

原第二团副团长陈少游,担任独立旅第二团团长。

原772团第二营教导员徐展,担任独立旅第二团政委。

原第三团副团长陈正伦,担任独立旅第三团团长。

原771团第一营教导员张强,担任独立旅第三团政委。

原第四团副团长张鑫,担任独立旅第四团团长。

原新二团第三营教导员李军,担任独立旅第四团政委。

原第五团副团长刘远,担任独立旅第五团团长。

原新一团第一营教导员李忠,担任独立旅第五团政委。

原第六团副团长朱子明,担任独立旅第六团团长。

原776团第一营教导员徐闻,担任独立旅第六团政委。

当天晚上,将这份名单上报给陕西总部后,当晚便收到了回复,同意执行这份任命安排。

次日,八路军总部召开了干部会议。

除了独立团旅级和团级的任命确定之外,还要求各团推荐营团级人选。

然而,最后却出现了大家都不愿派出人的情况。

因为每个部队都在扩编,都需要大量的干部。

很多连级单位的人数都过了一千多人,实际上已经达到了团级标准,升级只是早晚的事,所以很少有人愿意到新的部队再去适应新环境。

刘铮看到这样的情况,也没有强求。

开完会后,刘铮就和几位领导商量。

抗日自卫军决定自己内部提升团营连干部,不设政委、教导员和指导员,一律以后勤副职来统筹原来的工作。

团部设一名团长和两名副团长,两名副团长中一名负责作战,一名负责后勤和思想等所有事务。

营级、连级和排级也采用同样的设置。

现有的六个团直接升为六个旅,六个营改为六个团,六个排改为六个连,六个班改为六个排。

按照标准每排缺五个班。

但现在形势紧迫,如同箭在弦上,无法按照原来的计划执行。

因为缺员太多,而且一旦改编就会造成混乱局面。

面对这个局面,刘铮建议抗战自卫军暂时还是保持六个团的编制,把未来的各个旅的主职直接归入自卫军指挥部。

把守卫基地的独立旅组建起来,从自卫军各团中,将干部调到独立旅,将独立旅整编完成,接管原来三团、六团的防卫任务。

独立旅的人员先由新一团、新二团、独立团和原独立旅的第六团部分战士编制为六个团。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