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4(2 / 2)

加入书签

准点。”

叶青云:“……什么时候说的?”

赖栗闭了下眼:“大概两个月前。”

叶青云眉头微挑,这记性不是好得很吗?

其实赖栗有点契合解离的症状,大多数时候,解离会分裂患者的情绪,让患者以一种抽离的状态接受外界的冲击,由此表现得平静、淡漠,特别容易忘记一些痛苦的、具有刺激性的记忆。

只是赖栗恰恰相反。

经过几次见面,叶青云从赖栗的部分坦诚以及临床诊断分析出来——

除去有锚点的那部分记忆以外,赖栗忘掉的几乎都是令他“愉悦”的经历,而记住的都是让他不舒服的、怀疑的、感受到痛苦的事情。

当然,赖栗本人不觉得是痛苦。

他认为那才是真实。

赖栗记忆最清楚的反而是年幼时那些非人的遭遇,他甚至记得自己杀死的第一只小猫长什么样子,尾巴有几根白色的毛;记得贫民窟地下的巷子有多深,有多少个弯道,附近墙上的一个微小涂鸦;记得自己饿的时候,从垃圾桶里翻出哪些食物……简直如数家珍。

叶青云有一瞬间怀疑过,这都是赖栗为了绊住戴林暄编造的细节。

不是说他骗人,小时候的经历肯定是真的,只是他下意识地想让那一切变得更加可信,更令人…主要是令戴林暄心疼,于是潜意识像拼图填色一样,本能地填补了一些并不存在的细节。

叶青云很清楚,记忆会撒谎,人的潜意识也会撒谎。

赖栗很矛盾,一种他自己恐怕都意识不到的矛盾。也许戴林暄注意不到,可对于经验丰富的医生来说还是有些明显。

赖栗治疗的目的就是为了羁绊戴林暄,可即便描述时尽可能地平静、抽离,符合一个“正常病人”的症状,可还是会从一些细枝末节的地方透出诡异的亢奋感。

极其病态。

叶青云没觉得他天生如此,也因此难受起来。对她来说,病人没有正不正常一说。

刚接到戴林暄的邀请时,她还以为只是一个有钱人的大题小做,又或者是一种“投资”行为。

她听过戴林暄的事迹,知道他名下有个慈善基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