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决堤的边界(1 / 3)
那声摔门的巨响,如同一个休止符,强行掐断了客厅里所有的声音,却又像一声发令枪,开启了林家从未有过的、令人窒息的冷战。
接下去的三天,林家仿佛被浸泡在一种粘稠的、冰冷的胶水里。林大年彻底把自己关在了卧室和书房构成的“领地”内,除了吃饭,绝不踏出半步。饭桌上,他目不斜视,一言不发,对妻子于如烟小心翼翼的搭话也置若罔闻,更是彻底无视了林小圈的存在,仿佛孙子成了一团看不见的空气。他那张布满皱纹的脸始终紧绷着,像一块风干的岩石,每一道纹路都刻着被冒犯的愤怒和绝不妥协的顽固。
于如烟在这低气压中活得小心翼翼,她试图在丈夫和孙子之间和稀泥,却发现自己两面不讨好。她只能更加勤快地打扫卫生,把饭菜做得更精致,试图用这种无声的方式维系这个家脆弱的平衡,但焦虑却明明白白地写在了她频繁蹙起的眉间。
林大强则陷入了更深的焦灼和沉默。他像一头被困在笼子里的困兽,在公司处理工作时都显得有些心不在焉。回到家,他的目光会在父亲紧闭的房门和儿子沉默的背影之间快速扫过,然后便陷入更长久的沉默。他想说点什么,想做点什么,但那句“没考上清华”的指控,像一根毒刺,不仅扎伤了父亲,也意外地戳破了他自己内心某些从未质疑过的观念。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自己一直奉为圭臬的“父亲权威”和“学业至上”,其根基可能并非那么牢不可破。这种认知上的松动带来的是巨大的茫然。
林小圈在最初的“英勇”之后,迅速被一种更庞大的不安和后悔笼罩。爷爷彻底的无视比之前的责骂更让他难受,父亲沉默的态度也让他捉摸不透。他变得更加安静,走路都踮着脚尖,仿佛生怕制造出一点声响,就会引爆这个已经岌岌可危的家。只有在他自己房间的书桌前,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抽屉里那副云子棋子时,眼神里才会流露出一丝属于他这个年龄段的委屈和依恋。这一切,都被潜伏在暗处的林小强看在眼里,心急如焚。【意识融合度:65.5%】的提示像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他的头顶。他知道,必须做点什么,打破这个僵局,否则林小圈刚刚燃起的反抗火苗,很可能被这冰冷的沉默彻底冻熄。
转机,或者说,更大的风暴,发生在一个周六的下午。
顾无双因为公司一个紧急项目需要加班,家里只剩下林大年、于如烟、林大强和林小圈。林小强则以找林小圈讨论数学题为名,再次来到了林家,实则密切观察着局势。
林大年似乎认为这是“整顿家风”的好时机。午睡后,他罕见地走出了书房,坐在客厅的主位上,手里拿着一份报纸,却并不看,目光沉沉地落在正在茶几旁乖乖做奥数题的林小圈身上。那目光如有实质,压得林小圈连呼吸都放轻了。
“圈圈,”林大年终于开口了,声音干涩,带着一种刻意营造的平静,却比指责更令人不安,“下个星期就要单元考了,这次,数学和语文,必须都考到九十五分以上,到时候有奖励。”
林小圈握着铅笔的手一紧,没敢抬头,小声应道:“……嗯。”
“不是‘嗯’,”林大年的声音陡然严厉起来,“是必须!我们林家的孩子,不能这么没出息!整天想着那些歪门邪道,能有什么前途?”他虽然没有明指围棋,但那个“歪门邪道”像一根针,精准地扎了过去。
林小圈的脑袋垂得更低了。
就在这时,林大强的手机响了起来,是他一个重要的客户。他看了父亲一眼,无奈地拿起手机,走到阳台上去接电话。客厅里,只剩下林大年、于如烟和两个孩子。于如烟在厨房里准备晚饭,刻意把水龙头开得哗哗响,试图掩盖外面的紧张。
林大年看着孙子那副“不成器”的瑟缩模样,又想起那天晚上那句让他颜面扫地的顶撞,一股邪火猛地窜上心头。他放下报纸,站起身,踱步到林小圈身边,开始检查他的奥数作业。
“这道题,步骤太繁琐!跟你说了多少遍,要用最简洁的方法!”他用手指重重地点着作业本,唾沫星子几乎要溅到纸上,“还有这里,单位呢?单位为什么没写?细节决定成败!就你这样毛毛躁躁,能考好才怪!”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