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皇嗣诞生(1 / 2)

加入书签

坤宁宫檐角铜铃忽然叮当乱响,卷地风过处,将檐下悬着的朱红绸带吹得猎猎如火焰。

未时三刻,皇后扶着鎏金缠枝莲纹妆台,忽觉腹中一阵抽紧,手中攥着的羊脂玉念珠&0t;当啷&0t;坠地,正砸在青砖缝里嵌着的鎏金蝙蝠纹上。

她腰间系着的百子锦囊随之轻晃,里头装着的金箔剪婴儿、益母草干与朱砂块相互碰撞,出细碎的响——这是司礼监按规制,在她有孕三月时便备下的“安胎符囊”

身旁掌事宫女张嬷嬷眼尖,忙不迭扶住主子后腰,见皇后额间已沁出细汗,腰间裙带竟被羊水洇湿一片,惊得声音都颤了:“快请稳婆!

再着人去乾清宫报信!”

早有女官捧着鎏金铜盆进来,盆中盛着温好的艾水,内浮七颗红枣、五粒桂圆,取&0t;七子五龙&0t;之意,乃是宫中催生的老例。

乾清宫暖阁内,朱厚照正握着狼毫笔批奏疏,忽见陈敬立掀帘进来,脚步虽轻,面上却带了几分慌色:“万岁爷,坤宁宫差人来报,娘娘作了。”

笔尖在奏疏上划出条颤巍巍的道子,朱厚照手中狼毫“当地落在笔洗里,溅起的墨汁染脏了半幅奏本。

“取朕的明黄缎面氅衣。”

朱厚照起身时带得紫檀木案上的青玉镇纸“砰”

地翻倒,龙纹在烛影里晃了晃,“陈敬立传太医院正使即刻到坤宁宫当值,再着人取奉天殿供奉的玉观音请至偏殿,顺道将太祖高皇帝的《皇陵碑》拓片一并请来。”

话音未落,人已掀了明黄缎帘,靴底在青砖上敲出急促的节奏——按宫规,后妃生产需请祖宗御容或圣训在场,以示“承祚有继”

,此刻虽不便请太祖御像,却也要请其手泽镇殿。

乾清宫前的广场上,内阁辅毛纪领着众阁臣已候了一个时辰。

西北风将檐角的铜铃吹得时断时续,礼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何孟春手中的贺表草本被翻得哗哗响,页边空白处密密麻麻记着“皇长子”

“皇嫡子”

“天潢贵胄”

等字样,砚台里的墨汁已添了三回,仍不见坤宁宫传来确切消息。

“按制度,皇后诞育嫡子当行‘告天祭地’礼,”

王宪搓了搓冻僵的手指,目光落在何孟春身上,“大宗伯的玉牒匣子可曾备妥?若是皇子,牒文需用描金朱砂笔;若是公主”

话到此处陡然顿住,因见何孟春袖口露出半截素白绸子——那是预备用作白事的丧仪之物,大白天的泛着冷光。

吏部尚书罗钦顺背着手望着紫禁城西北角楼,耳中听着远处传来的更鼓,心中暗忖:若真诞下皇子,詹事府、左春坊、右春坊的官员少说要迁转三十余人。

忽见刑部尚书捧着本《大明会典》走来,衣摆上还沾着库房的霉味,知是去查“皇子诞生大赦条例”

了。

户部尚书梁材本就从乾清宫出来,指尖被冻得红,心理却算着账“若按,嫡子诞生需赏赐内外官员钱财,再加上天坛地坛的祭祀用度,本来还指望能过一个好年,看来这库房又要紧张了。”

正在想着,忽听见乔宇道:“郭勋人呢?”

原因无他,这时候你锦衣卫还不增加人手?

郭勋立于人群中心中骂道:“就你会显摆!”

广场西南角,二十余名翰林院编修正围着火盆低声议论,年轻的庶吉士们正在打腹稿,有人在地上画着“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的起,有人掰着指头数着皇子可能的封号。

“若生的是公主,封号该用什么?”

杨维聪小声问,却被何孟春瞪了一眼:“先备好三份诏稿,一份立太子,一份封亲王,还有”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怀中抱着的素纸,“一份祭文。”

后宫方向,诰命夫人们早已在景运门外候着,蟒纹霞帔在灯笼下泛着微光。

众人正在翘以盼,远远的看见,乾清宫的銮驾动了,心下便知,皇后正在生产。

于是一个个的屏息站立,刚刚还有声音的广场,顿时安静了下来。

坤宁宫前殿早铺了猩红毡毯,十二盏羊角琉璃灯照得满室如白昼。

当值的十六名女官皆垂手立在丹墀两侧。

朱厚照刚跨过门槛,见皇太后也在,于是上前道:“娘,这里有我,怎么敢劳您伤神?”

太后对着朱厚照道:“今日还有比皇子落草更大的事吗?无妨的。”

这时便见张嬷嬷领着两个稳婆匆匆从后殿出来,为的稳婆孙氏年约五旬,鬓角插着朵红绒花,腰间系着的丝绦上坠着个包金铜铃,走起路来叮当有声,腰间还别着个牛皮囊,里头装着按《产宝》记载炮制的“坐草散”

“万岁爷万安,皇太后万福。”

孙氏福了福身子,眼角余光扫过后殿方向,“娘娘胎位端正,只是产程初起,尚需些时候。”

说罢从牛皮囊中取出三道黄纸符,分别贴在产床东、南、西三面墙上,符上朱笔写着“催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