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猜2(1 / 2)

加入书签

“怎么不应该。

我读过他的大作,格物致知。”

杨一清闻言道:“这不好吗?”

“但是他的核心是‘为善去恶’,坏就坏在这上面。

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忠孝都还好评判,但是牵涉到庶政就难了。”

杨廷和叹息一声,向杨一清解释道。

“话虽如此不错,但是这又有什么呢?”

杨一清疑惑地问道。

杨廷和无奈地摇了摇头,说:“他的学生和读过他书的人,遍布朝野,到时候该如何?”

杨一清闻言一愣,也被这个问题惊出一身冷汗。

他意识到,如果王守仁的思想在朝中有广泛影响力,那么将会对整个朝政的局势产生重大影响。

杨廷和继续说道:“虽说‘君子不党’,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君子。

王守仁自己可能不结党,但他的学生们未必不会结党营私。

他教导人们向善,但即使是孔子、孟子这样的圣人,不也教人向善,但是小人还少吗?”

杨一清沉默了片刻,苦笑道:“你这不是要把我往火炉上烧吗?”

“杨廷和道:“所以要不断加水。”

杨廷和其实还隐瞒了一件事——在经筵时,皇帝说的那些话和王守仁说的大同小异。

这表明皇帝已经受到了王守仁的影响。

杨一清看着杨廷和,缓缓地道:“大明朝不会有王半山,因为没有司马文正公。”

听到这话,杨廷和的脸色微微一变,但他很快就恢复了平静。

他看了一眼杨一清,然后低头沉思着什么。

过了一会儿,杨廷和抬起头,深深地吸了口气,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沉默。

这时,一个仆人站在远处,焦急地望着他们。

杨廷和注意到了仆人的目光,招手让他过来。

仆人快步走到杨廷和面前,躬身行礼后,小心翼翼地说:“老爷,饭菜已经热了两遍了。”

杨廷和听了,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他的笑声爽朗而洪亮,回荡在庭院里。

他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愉悦之情。

“瞧瞧我这记性,今日邀请你来府上做客,本意是请你用膳,怎知反倒耽误了你用餐时间。

屋外天气渐凉,我们还是回屋里去吃饭吧。”

说完,他率先迈步,穿过连廊,走进一间较小的间厅,再经过一道角门,穿过两间厅,最终来到正房大院。

杨一清紧跟其后,步伐稳健而轻盈,他的目光始终落在杨廷和身上,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进入屋内,仆人们已经将饭菜摆放整齐,中间还有一壶温热的美酒。

两人相互谦让一番后,杨廷和先入座,然后杨一清才缓缓坐下。

杨廷和问道:“杨慎还未归来吗?”

仆人答道:“回老爷的话,没呢,大爷今天走之前说他今日要给荣王殿下教授新课,所以晚些回来。”

杨廷和闻言点点头。

此时杨一清闻言有些后悔了,后悔早早的说出了那句“大明朝没有司马文正公。”

这不就现成的一个,看来自己还是没有杨廷和看的清。

杨廷和如果不退,他儿子怎么起来?如今杨慎是荣王的侍讲,将来荣王年岁增长一旦被立为储君,杨慎估计就会很快入阁,为荣王保驾护航。

看来杨廷和还在给自己的儿子谋后路,可是就没考虑过自己吗?

杨廷和拿起酒壶,先给杨一清斟满酒杯,然后给自己也倒了一杯,微笑着说:“刚刚才喝过茶,现在又要喝酒了,不过量不大,咱们就只喝三杯吧。”

杨一清听后点点头,表示同意。

两人举起酒杯,同时一饮而尽。

杨一清放下酒杯,目光落在餐桌上的菜肴上,惊讶地现这些菜全都是川菜。

他不禁感叹道:“这一桌子全是川菜啊!”

杨廷和笑着解释道:“我特意吩咐过厨房,让他们不要放辣子。”

杨一清闻言哈哈大笑起来,说道:“哈哈哈,还是杨阁老了解我啊!”

“尝尝!”

杨廷和用筷子指着桌上的菜肴,热情地对杨一清说道:“这道菜可是我们四川成都府的特色美食,味道绝对正宗。

如果你有机会去四川,一定要尝尝当地的川菜。

还有,四川成都府有一座着名的武侯祠,那里供奉着诸葛亮的神像,非常值得一看。

等以后有时间了,我可以带你一起去参观一下。”

杨一清微笑着点了点头,拿起筷子夹起一块食物,轻轻送入口中。

他细细品味着食物的味道,感受着其中的鲜香。

片刻后,他满意地点了点头,赞道:“嗯,味道不错,确实很地道。”

接着,他又吃了几口其他的菜肴,每一口都吃得津津有味。

两人边吃边聊,气氛十分融洽。

杨一清不禁想起了自己曾经在陕甘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