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这个画面让人有些熟悉(2 / 3)

加入书签

    许青舟虽然都懂,但还是认真地听着,以表达对老先生的尊重。

    在经典物理学中,认为物理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被限制在空间之中,但非定域性意味着某些物理量的测量结果与空间或时间的先后顺序无关,呈现出一种超越经典框架的奇特性质。

    他曾经进行过的贝尔不等式的实验验证揭示了量子纠缠现象中的非定域性关联。

    贝尔不等式是不亚于波恩诠释、测不准原理等量子基本原理的东西,在人类认识论上都是能挂上号的。

    可惜,john bell可惜九十年代初就去世了,否则妥妥的诺贝尔奖。

    许青舟摇头惋惜,在2022年就有一系列光学实验证明了贝尔不等式确实被违反了,从而否定了爱因斯坦的定域实在论。

    他们后续的实验就是对更加细致内容的验证。

    比如一些物理学家认为测量引起的“测量坍缩”可能限制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另一些则认为量子非定域性实际上并不违反物理学定律,而是揭示了一种超越我们当前对宇宙理解的新现象。

    半个小时过去,黑板上已经出现诸多密密麻麻复杂的公式。

    许青舟面前的稿纸同样写满算式。

    尽管很多内容都熟悉,可不少地方还是需要进行细致推算。

    隔壁,米娅有些疑惑。

    从阿罗什教授的演讲到现在,她都记了十几页的笔记,可一旁的许青舟却连一个字都没记,只是静静地听着,偶尔会提笔跟着上面计算一下。

    阿罗什教授说的可都是现在最前沿的知识。

    他显然只是把物理当成兴趣,并没有深入学习的打算。

    米娅在心里说。

    想清楚过后,她心中有一阵遗憾,他如果认真研究物理的话,说不定能摘得无数人都向往的那颗明珠——诺贝尔物理学奖。

    毕竟,他是有机会的。

    根据统计,大约有1/3的沃尔夫奖得主最后都获得了诺贝尔奖,因此沃尔夫奖又被称为“诺奖风向标”。

    米娅很快就把杂念抛掉,这个时候阿罗什教授已经进入到测量行为的计算阶段。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下午3点20,阿罗什教授停下,“令人遗憾的是,正如刚才我说的那样,目前我们的思路遇到很多问题。因此,我们特意预留了30分钟时间用于讨论。”

    阿罗什教授视线看向台下的观众。

    阶梯教室里开始响起小声的议论,但一时间倒是没人站起来,阿罗什教授可是如今研究这个问题的最前沿学者,连他研究了这么久都被困住,他们哪有那么容易出现新的思路。

    而且,尽管无法继续推演下去,可阿罗什教授的推算已经很完美。

    前面这些内容,无论是逻辑还是数学计算都挑不出什么毛病,这也属于正常,大家都知道阿罗什教授身后有个了不得的数学团队。

    米娅陷入沉思,在考虑阿罗什教授提出的几个问题,她看向一旁的许青舟。

    和其他低声讨论或者皱眉思考的人不同,许青舟表情淡然,丝毫没有在想事情的样子。

    他或许放弃思考了吧,毕竟就跟着做了下推算,明显没有继续研究下去的想法。

    米娅想着,转头,再次看向自己的笔记本,思索搞定非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