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9(1 / 2)
可是香港,香港的外汇储备跟泰国在一个水平线上吗?如果THA有300多亿外汇储备,那香港至少有600亿,或者更多,1000亿。”
“他没有料到香港政府真的会插手,动用外汇储备购买恒生指数成份股。”怀特在那边笑了起来,很畅快,“毕竟自由市场......”
“哪里有什么自由市场?美国是自由市场?”海莉也笑了起来,“维克托他们的仓位交割日在什么时候?”
“8月31日。”怀特笃定道。
这就是有个顶尖投行高管密友的好处了,由于业务量太大且遍布全球,任何市场动向都逃不开他的眼睛,永远是一手消息的接收人。说好听一些她们这叫交流信息,说难听一些就叫内幕交易。
只不过利益纠葛太深,各方面对于惩罚内幕交易的手段一直有限,即便海莉不跟怀特打听,有些消息也早已经传的满天飞。
“那他们势必是要在八月底奋力一搏了。海莉说,“这个时候收手成本太大,他不会收手的......其实香港这一站赢不赢结果已经不那么重要,维克托心里也清楚,既然对方已经下场用外汇储备买成分股,那他胜算已经很小。就算香港用光了外汇,那不是还有......”
他们两个默契地沉默一瞬。
泰国只有一个泰国中央银行,香港却不止有香港金融监管局。
“你觉得维克托下一步会怎么做?”怀特敏锐地听出了海莉的言外之意。
......
过了几秒,海莉才缓缓道:“我不确定,但…盯紧俄罗斯那边。”
【作者有话说】
亚洲经济危机中,香港金融监管局对于是否要使用外汇储备来对抗国际资本这件事倍感纠结。因为香港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以自由市场闻名,一旦使用外汇储备等于默认了政府会出手调控经济,那么所谓的自由市场也就不再自由。
危机爆发后,港府其实也没得过多的选择,如果不干预,整个港股和香港经济都面临崩盘的局面,所以必须下场。一些细节不说了,在高潮对抗中,国际炒家抛多少,港府就买多少,大量购买港股,愣是在这种数百亿的抛售战中把恒生指数给维持在了6000点以上,这其实是非常非常非常之厉害的,别看它就是个你卖我买的过程,能有这个结果意味着:1.老百姓有信心所以没出现集体性狂抛的情况2.决策层很果断,很坚决3.港资至少在这个时候是团结的4.银行业(哪怕是外资行)在这个时候站在了香港这一边,资本市场是稳定的。这不仅仅是有钱又外汇储备就能做到的,也恰恰说明了我们是非常团结非常坚韧的民族,这一点海莉在调研中观察到了,她还写了下来,这种很微妙的,人性上的区别,让她从一开始就跟维克托有分歧。
香港当时的外汇储备高达900多亿,面对国际资本还是有相当大的优势的。有一个说法是当年为了防止香港崩盘,央行调动了储备进行援助所以香港才能战胜国际游资,这个实际上并没有,央行肯定是做好了战斗准备的,钱都准备好了,最坏的打算就是央行下场,不过香港的外汇储备已经足够撑下来了。W?a?n?g?阯?F?a?布?y?e?ǐ????u???€?n??????????????????
事后我们回看,知道香港的外汇基金足够充沛,但当时其实是不知道的,我方并不清楚国际炒家手里到底有多少仓位,且国际媒体众说纷纭,加上有做空英镑、泰铢、印尼盾在前,恐慌蔓延的非常快,所以局势非常紧张,也算是打了个心理战,谁先退一步谁就先输一城。因此,央行虽然没有真的给钱,但当时央行行长飞往香港,主管经济的大领导直接坐镇广东,其实是给了非常大的信心的。
还有一个关键的原因是香港的金融基础非常强悍,相较于泰国,香港的银行业足以支撑起恐慌时期所带来的一些连锁反应,比如挤兑,即恐慌到来的时候所有人都跑去银行取钱,还有资金外逃,这些情况对小银行是致命的,但香港当时的三大是汇丰渣打和中银,足以扛住流动性的冲击。
所以海莉之前在会议上屡次强调要有信心,因为站在海莉的角度,她知道国际炒家的大概的头寸就那么多,胜算其实也就那样,关键在于经济体要扛住对方造势给出的压力,所以她进行了暗示。海莉并不喜欢维克托这种大举做空的方式,她很多客户都是亚洲富豪,她并不想破坏这一层关系,这也是海莉释放善意的主要原因。
做空三剑客里,海莉最先对做空亚洲产生质疑,正是因为她从很多角度去思考过这件事的可行的,比如她的日记,参见66章,她已经对亚洲民族的性格有了判断,同时她意识到了香港和新加坡的金融根基是比较健全和深厚的。同样是66章最后,泰铢做空中,泰方死守汇率的行为让她产生深厚的疑虑。这种敏锐性是她交易正确率极高的主要原因。
第75章头号玩家
8月,国际炒家第四次进攻港元失败后,似乎是知道此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