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章 记忆的重量(3 / 5)
将记忆芯片埋进土里,上面覆盖着块刻着猫爪印的木板。
\"你早就知道会这样。\"观测员的声音从沈溯体内传来,他看见自己的眼睛变成了血红色,\"否则不会在十年前选择老周——他的脑波频率与1947年的血雨完全共振。\"
档案室的挂钟倒转到1947年7月16日,沈溯感到胸口的晶体正在裂开,像颗即将孵化的蛋。窗外的透明影子们全部钻进实验室,在他周围组成记忆的星云,其中最亮的那颗里,七岁的他正把血红色晶体塞进流浪猫的尸体里——那不是埋葬,是播种。
\"当记忆开始自我进化,观测者就成了被观测的标本。\"沈溯听见自己的声音在说,却分不清是自己还是影子,\"你以为在研究记忆,其实是记忆在通过你完成迭代。\"
应急灯最后闪烁了三次,熄灭的瞬间,沈溯看见所有古籍的空白处都自动浮现出文字,连起来正是他十年前发表的论文结尾:\"当记忆拥有自我意识,人类不过是它们进化的容器。\"而论文署名处,\"沈溯\"两个字正在变成\"1947观测员\"。
玻璃倒影里,他的脸彻底变成了观测员的模样,只有眼角还留着七岁那年的泪痕——在紫外线照射下呈现出血红色,与1947年血雨的光谱完全一致。通风管道里的纸张翻动声越来越快,最终汇成一句话,清晰地传进他的耳朵:
\"现在,轮到你成为观测站了。\"
血红色晶体裂开的瞬间,沈溯听见自己骨骼重组的脆响。他低头看见左手的指甲正在异化,尖端长出猫爪般的弯钩,指甲缝里嵌着1947年观测站的泥土——与他七岁时埋猫的那捧土在显微镜下的分子结构完全一致。
档案室的古籍突然集体悬浮,空白页上的文字开始逆流,像被倒放的墨水。沈溯认出那是自己发表的所有论文,此刻每个公式都在蜕变成观测日志:\"7月12日,血雨样本中检测到记忆活性,它们会模仿宿主的神经突触...\"字迹突然中断,纸页边缘渗出的血珠在桌面拼出只猫爪印。
\"记忆不会凭空消失,只会换种形态寄生。\"观测员的声音从他声带里滚出来,带着老式留声机的杂音。沈溯转身时撞翻咖啡机,焦糊的黑咖啡在地面漫延成1947年的气象云图,所有标记\"血雨\"的坐标都在闪烁——包括老周的实验舱位置。
老周的尖叫变成了漏气般的嘶响。沈溯冲进实验室时,正看见对方的影子从舱顶垂落,像块融化的沥青裹住实验舱。那些银灰色液体顺着舱壁的裂缝渗进去,在老周的皮肤上画出观测站的电路图,而他的眼球里,正放映着沈溯三十岁焚化记忆芯片的慢镜头:火焰中飘出的不是灰烬,是无数细小的猫爪印。
\"它在抽离你的人格。\"小陈的声音从通风管道传来,他的影子正贴在金属网上扭曲,像张被烤化的塑料膜,\"老周的脑波频率现在和1947年的血雨完全同步,他正在变成新的观测站。\"
沈溯的指尖突然浮现出相同的电路图。他低头看见胸口的血红色晶体已经裂成星形,每道裂痕里都渗出银灰色液体,在皮肤上拼出组从未见过的公式——后来他才认出,这是记忆自我复制的迭代算法,发表在《记忆科学》的创刊号上,署名栏是片空白。
档案室的挂钟开始发出齿轮错位的摩擦声。沈溯冲回去时,正看见所有古籍的纸页都在逆向翻动,最终停在1947年7月16日的记录页:空白处自动浮现出段录像,观测员蹲在观测站的后院,手里埋进土里的不是记忆芯片,是只刚死去的流浪猫,脖颈上挂着块血红色的晶体。
\"原来你早就找到了载体。\"沈溯听见自己的声音在笑,却分不清是属于自己还是观测员。录像里的观测员突然抬头,露出与他此刻完全相同的笑容,\"猫的短期记忆只有十六小时,正好适合记忆结晶的休眠周期——你七岁那年埋的,是第47代载体。\"
玻璃倒影里的脸开始剧烈波动。沈溯看见七岁的自己蹲在槐树下,十二岁的自己在手术台上,三十岁的自己在焚化炉前——所有年龄段的他都在同时微笑,露出两排尖锐的牙齿,与老周影子张开的嘴一模一样。
实验舱的警报声突然变成了猫叫。沈溯冲回去时,老周的身体已经透明到能看见骨骼,那些银灰色液体在他的血管里流动,像群发光的蛔虫。老周的影子从舱顶落下来,在地面拼出幅完整的星图,每个星座都对应着段被沈溯删除的记忆:十岁偷翻的禁书里夹着观测站的照片,十二岁手术时主刀医生掉落的胸牌上刻着猫爪印,三十岁焚化的芯片里飘出的,是观测员的日记残页。
\"记忆熵值已经超过临界值。\"小陈的半截身子从通风管道里探出来,他的肩膀以下已经变成了银灰色液体,\"你发表的所有论文都是钥匙,现在它们正在打开1947年的记忆囚笼。\"
沈溯的影子突然从地面升起,与他本人重叠的瞬间,所有监控屏幕同时亮起。画面里不再是不同时期的他,而是1947年的观测站:血雨中,观测员将记忆芯片埋进猫尸,而在他身后的观测站屋顶,站着个模糊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