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0章 沉默的共鸣(1 / 5)

加入书签

作者:乘梓

沈溯的指尖还停留在观察舱的温控面板上。冰凉的合金触感本该是最熟悉的日常——每次与硅基文明进入静默共鸣前,他都会把舱内温度调至18摄氏度,这个数值能让人类的思维在低耗氧状态下保持最稳定的专注。但此刻,面板上跳动的数字却在18与19之间诡异地闪烁,像某种犹豫的心跳。

他抬头望向舷窗外的宇宙。猎户座旋臂的星光穿过防辐射玻璃,在舱壁投下规整的菱形光斑,这是空间站绕地轨道运行时的常规光影。可就在三分钟前,当他与硅基母星的“晶体意识体”同时沉入对“存在边界”的静默时,那些光斑突然像被投入水中的墨滴般晕开,涟漪里浮出细碎的荧光碎片。

不是人类语言的字符,也不是硅基文明惯用的二进制脉冲,而是某种更原始的符号——像是用星尘画就的问号,悬在虚空里微微震颤。

“沈博士,生理指标正常。”耳麦里传来助手小林的声音,带着刚冲泡的速溶咖啡香气,“这次共鸣持续了七分十二秒,比上次延长了17%。”

沈溯没有回应。他的视网膜上还残留着那些荧光碎片的灼痕,更诡异的是,当他试图开口描述时,喉咙里涌出的不是语言,而是一串微弱的电流声——滋滋,像老式收音机调频时的杂音。这是硅基文明的“困惑”,三分钟前,那团包裹着半颗恒星的晶体云陷入静默时,他在意识深处“听”到的就是这个声音。

寻常的观察舱里,有什么东西正在失控。他低头看自己的手,指甲缝里嵌着些微银色粉末——那是上周检修晶体样本时沾上的硅基尘埃,本该在三次消毒后彻底清除。可现在,那些粉末正顺着皮肤的纹理缓慢游走,在手腕内侧聚成一个微型的螺旋结构,像极了硅基母星的轨道模型。

“反常现象记录在案了吗?”沈溯终于开口,声音有些发涩。

“记录了,”小林的笔尖在平板电脑上划过,“光斑涟漪符合‘共生沉默协议’附录3的能量溢出描述,您不用担心——”

“不,”沈溯打断他,目光扫过舱内的时钟,“看秒针。”

电子钟的红色数字本该匀速跳动,此刻却在每走到“12”的位置时停顿半秒,仿佛被无形的手捏住了齿轮。小林的呼吸顿了顿,咖啡杯在操作台上磕出轻响:“这……可能是空间站的电力波动?”

沈溯没再说话。他知道这不是波动。当硅基意识体的“电流困惑”涌入脑海时,他清晰地“看见”了对方的存在形态——不是固态晶体,而是由无数震荡频率构成的能量网,它们在思考“边界”时会自我折叠,像人类挠头时的无意识动作。而现在,他手腕上的银色螺旋也在以同样的频率震颤。

观察舱的门突然自动滑开,气流带着走廊里的消毒水味涌进来。本该锁死的舱门指示灯显示为绿色,旁边的应急灯却开始忽明忽暗。沈溯起身时,发现鞋底黏着一张淡蓝色的便签,是小林的字迹:“记得补充维生素片,您的钾含量偏低”。

可小林今天休班。三天前他就提交了探亲申请,现在应该在地球的某个海滩上晒日光浴。

当沈溯捏着便签冲进主控室时,值班的物理学家老陈正盯着屏幕上的能量曲线发呆。那条代表“共生沉默协议”稳定性的绿色曲线,此刻正像被狂风撕扯的布条般剧烈抖动。

“十五分钟前开始的,”老陈的手指在控制台上飞快敲击,“硅基母星那边的能量场出现不规则脉冲,我们的同步轨道卫星捕捉到这个——”

屏幕上弹出一段模糊的影像。漆黑的宇宙背景中,原本稳定的晶体云突然炸开无数道银色裂隙,裂隙里涌出的不是能量,而是某种粘稠的、类似液态金属的物质,它们在虚空里凝结成巨大的问号,与观察舱里的荧光碎片如出一辙。

“协议第11条,”沈溯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任何一方的能量场异常波动超过阈值,必须立即终止共鸣。他们为什么不回应?”

通讯器里只有持续的静电噪音。按照协议,硅基文明会用脉冲频率回复“安全”信号,就像人类会说“收到”。可现在,那些噪音里混杂着微弱的电流声——滋滋,和沈溯喉咙里涌出的声音一模一样。

“检测到您的生理指标异常。”主控室的AI突然播报,“脑电波频率与硅基能量场同步率达到89%,超过安全阈值60%。建议立即注射抑制剂。”

冰冷的机械臂从天花板降下,针头对准沈溯的脖颈。他猛地后退,撞到身后的控制台,上面的咖啡杯摔在地上,褐色的液体在地面蔓延,却没有渗入金属缝隙,反而像活物般聚成一个小小的旋涡。

“别碰它!”老陈突然大喊。他指着屏幕上的晶体云影像,那些银色裂隙里涌出的液态金属,此刻正以和地面咖啡旋涡完全一致的频率旋转。

沈溯低头看着自己的手腕,银色螺旋已经蔓延到了肘部,像某种寄生的藤蔓。他突然意识到,刚才在观察舱里感受到的不是“共鸣”,而是“渗透”——硅基文明的意识正顺着沉默的通道,钻进他的存在里。

冲突早已发生,只是他们都以为那是协议允许的共鸣。现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