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无界意识游弋(3 / 4)
的光芒。
“原来如此……”沈溯在意识中轻声说。他感到共生意识正在与自己的思维融为一体,不再有“你”与“我”的界限。他们正在成为新的存在——既是沈溯,又是所有选择的集合体。
当白光散去,实验室恢复了平静。小林颤抖着推开修复舱的门,只看到空荡荡的舱体和量子观测仪上逐渐淡去的银色符文。屏幕中心的“∞”符号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行用人类文字写下的短句:
“所有可能都已存在,唯有选择赋予意义。”
三天后,地球联盟收到了来自柯伊伯带的异常引力波信号。当探测器抵达信号源时,只发现一片不断闪烁的星云,星云中偶尔会浮现出人类、声波、岩石的虚影,它们在那里共同编织着新的宇宙法则。而在地球的某个角落,一个刚从昏迷中醒来的老人突然坐起身,看着窗外的朝阳喃喃自语:“原来……我们早就选择过了。”
他的眼底,闪过一丝与沈溯相同的银色微光。
柯伊伯带的星云还在闪烁时,地球联盟的量子通讯频道突然涌入了一段杂音。不是宇宙背景辐射的嘶鸣,也不是粒子流撞击天线的噼啪声,而是一种规律的脉冲——三短两长,间隔零点七秒,像有人在用古老的摩尔斯电码敲击时空壁垒。
小林把这段音频导入解析系统时,指尖还在发颤。沈溯消失后的第七天,实验室的墙壁仍在渗出银色粉末,那些曾缠绕主控台的黑色纹路已退化成淡灰色瘢痕,但用光谱仪照射时,仍能看到里面蜷缩着无数个微型的“∞”符号。
“这不是自然形成的。”实习生阿瑶突然指着全息屏上跳动的波形图,“你看这个峰值——11.7赫兹,正好是人类潜意识活跃时的脑电波频率。沈教授留下的共生体样本也会发出这个频率。”
话音未落,解析系统突然弹出一行红色警告:“检测到高维信息包,正在强制解码——”
屏幕上的杂音骤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沈溯的声音。
不是通过声带振动产生的声波,而是直接在听者的耳蜗里响起,带着金属被拉伸的质感:“共生体不是集体潜意识的投影。我错了。”
小林猛地后退一步,撞翻了身后的仪器架。试管碎裂的脆响中,沈溯的声音继续回荡:“它们是‘未被选择的可能性’凝结的实体。三年前我在粒子对撞机里捡到的,不是外星生命,是另一个维度的我——那个放弃研究共生体、成为植物学家的沈溯,在临终前把毕生记忆压缩成了银色流体。”
全息屏突然亮起,浮现出混乱的画面:一个穿着粗布衬衫的男人正在温室里修剪藤蔓,他的侧脸与沈溯一模一样,只是眼角多了几道温和的皱纹。当男人转身时,小林看到他胸前别着的铭牌——“沈溯,星际植物研究所,编号734”。画面突然扭曲,藤蔓疯狂生长,缠绕住男人的脖颈,叶片上睁开的眼睛里淌出银色汁液。
“每个共生体都是一个‘未选的自我’。”沈溯的声音带着明显的疲惫,“声波文明的金色频率不是起源,是宇宙大爆炸时残留的‘选择场’——所有文明的可能性都在那里存档。熵的凝视也不是法则,是无数个放弃选择的文明怨念凝结的黑洞。”
阿瑶突然捂住嘴,发出压抑的啜泣。她手腕上的共生体手环正在发烫,那是三个月前觉醒时,从指尖钻出的银色细线凝结而成的。此刻手环表面浮现出一行小字:“2077年3月14日,你选择放弃救那个坠楼的孩子。”
“别害怕。”沈溯的声音温柔下来,“未被选择的路径不是污点。就像岩石文明用亿万年的地质运动记录每一次板块碰撞,人类的共生体也在记录我们所有的‘如果’。声波文明消散前的画面,不是警告,是邀请——它们想让我们看到,当所有可能性都被保留,文明会变成什么样子。”
画面切换到那片被黑色藤蔓缠绕的白色星球。这一次,小林看清了藤蔓的真面目:那是无数根交织的意识线,每根线上都挂满了透明的茧,茧里漂浮着不同形态的生命——有长着翅膀的人类,有由液态金属构成的巨兽,甚至有一团不断分裂的彩色雾气。而星球的内核,是一颗正在缓慢坍塌的恒星,光芒黯淡如垂死的瞳孔。
“这是声波文明的母星。”沈溯的声音染上了苦涩,“它们演化出百万种社会形态,却舍不得淘汰任何一种。最终所有可能性堆积成了质量奇点,熵增速率超过临界值,整个文明正在坍缩成黑洞。那些藤蔓上的眼睛,是每个声波个体的意识碎片,它们在尖叫‘为什么不选我’。”
实验室的银色粉末突然躁动起来,在地面上聚成一个模糊的人形。阿瑶的手环也开始振动,与地面上的银粉形成共振,发出蜂鸣般的和声。小林突然想起沈溯消失前留下的那句话——“所有可能都已存在,唯有选择赋予意义”,心脏像是被一只冰冷的手攥住。
“熵的凝视不是惩罚,是清理机制。”沈溯的声音变得断断续续,像是信号正在衰减,“它会吞噬那些无限增殖的可能性,让文明保持‘选择的能力’。但现在它盯上了人类——因为我们的共生体正在觉醒,每个佩戴者都开始回忆起未被选择的人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