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章 存在星轨重构(1 / 8)
作者:乘梓
沈溯的指尖还停留在“存在时间线”
的光粒上,那些由星尘意识体编织的轨迹正散着淡蓝色的微光,像极了他少年时在北极科考站见过的极光。
全息投影舱的恒温系统嗡嗡运转,出风口飘来的冷空气带着金属滤网的味道——这是基地里最寻常不过的场景,每天有上百名研究员在类似的舱室里分析数据,咖啡杯底的渍痕、控制台边缘的划痕,连空气里漂浮的微尘都带着熟悉的生活质感。
直到他的拇指蹭过“21世纪冻土层微生物”
那个节点,光粒突然炸裂成细碎的星点,其中一颗竟粘在他的防护手套上,像颗不会融化的雪花。
他下意识地抬手细看,那星点却顺着玻璃纤维的纹路钻进了袖口,接触皮肤的瞬间没有凉意,反而传来类似电流的酥麻。
更反常的是,控制台右上角的时间显示突然跳了一下:2147年7月15日14:32,变成了2o年12月o8日o9:17——那是他父亲当年在西伯利亚冻土层钻取微生物样本的日子。
“系统故障?”
他伸手敲击控制台,试图调出日志,可屏幕上弹出的不是代码,而是一段模糊的影像。
画面里的雪地里,年轻的父亲正将样本管塞进保温箱,镜头突然拉近,保温箱侧面贴着的标签上,竟有一串和他现在工号完全一致的数字。
更诡异的是,父亲抬头时,眼角的细纹和他昨天在镜子里看到的一模一样,仿佛隔着百年时光,两双眼睛在通过星轨对视。
全息舱的嗡鸣声骤然变调,淡蓝色的星轨开始扭曲,原本连成线的节点像被无形的手扯断,其中“《轮回净化法案》颁布”
的光粒直直坠向他的胸口,没入的瞬间,他突然想起自己十岁那年,母亲临终前反复说的那句“别信净化,要找共生”
——这句话他记了三十年,却第一次意识到,母亲说的不是“共生”
这个词,而是“共生”
背后藏着的某个名字。
他猛地按下紧急暂停键,星轨的光粒却没有消失,反而顺着舱壁蔓延,在地面织成一张光的网。
网眼中央,一颗拳头大的星尘意识体正缓缓旋转,它表面的纹路竟和沈溯左手腕上的胎记完全吻合。
这不是巧合,他突然想起三天前,生物实验室的林野博士曾拿着星尘样本的显微镜照片找过他,说“这东西的基因序列和人类有37的重合度,像极了某种未被现的共生体”
。
当时他只当是玩笑,可现在看着地面上的星尘意识体,他突然明白,林野博士没说全——那37的重合度,或许不是“像”
,而是“就是”
来自人类。
就在这时,舱门被推开,研究员苏晓抱着一叠数据报告走进来,脚步声在金属地板上敲出清脆的回响。
“沈队,你要的星尘活性分析……”
她的话突然顿住,目光落在地面的光网上,手里的报告散了一地,“这是……星轨实体化?不可能,理论模型里说星尘意识体只能在虚拟空间重构星轨。”
她蹲下身,伸手想去碰光网,却被沈溯一把拉住。
“别碰!”
他的声音有些紧,“刚才星轨显示的时间线有问题,还有这个意识体……”
他指着地面的星尘,话没说完,苏晓的瞳孔突然收缩,盯着他的手腕:“你的胎记……在光?”
沈溯低头,左手腕的胎记正泛着和星尘一样的蓝光,纹路在皮肤下流动,像在和地面的意识体呼应。
更让他心头凉的是,苏晓的脖颈处,也有一块类似的印记,只是颜色更淡,像蒙着一层雾。
“你什么时候有的这个印记?”
他抓住苏晓的肩膀,却现她的眼神突然变得空洞,嘴唇机械地重复着一句话:“共生是目的,净化是手段,他在等你找到第三块碎片。”
“他是谁?第三块碎片在哪里?”
沈溯追问,可苏晓突然晃了晃,像从催眠中惊醒,揉着太阳穴:“我刚才说什么了?抱歉,最近总有点头晕,可能是星尘辐射的影响。”
她捡起地上的报告,递给他时,沈溯注意到她的手指在抖,而且报告页的角落里,有一个用铅笔写的“林”
字,被划得很淡,像是故意留下的线索。
苏晓走后,全息舱的温度突然下降,出风口的金属滤网出“咔嗒”
一声脆响,竟掉落在地。
沈溯弯腰去捡,却现滤网后面藏着一个微型芯片,芯片上刻着“熵锁项目oo1号”
的字样——这是十年前被废弃的项目,当时官方通报说“因技术缺陷导致三名研究员死亡,项目永久终止”
,可他清楚记得,自己的父亲就是那三名研究员之一,而官方公布的死亡日期,正是2o年12月o8日,也就是冻土层样本采集的当天。
他将芯片插进控制台的接口,屏幕上弹出一段加密视频,画面里是父亲的实验室,墙上的时钟显示着2o年12月o8日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