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章 共生的语法逻辑(2 / 8)

加入书签

些都是三天前接收到硅基文明信号最强的地方。

我在沙漠里亲眼看见,观测站的射电望远镜正在自己调整角度,对准的不是璇玑座,是北极星——人类最早用来定位的恒星。”

沈溯的心脏猛地一缩。

北极星,那颗被人类赋予“恒定”

意义的恒星,此刻在光谱图上正以一种违背天体物理定律的度收缩。

他突然想起三天前硅基文明说的话:“你们总在寻找存在的意义,却忘了意义本身需要‘回应’才能成立。”

就在这时,实验室的灯光突然开始闪烁,墙上的石英钟指针倒转,咖啡杯里的旋涡变成了顺时针旋转——与地球自转方向完全相反。

小林出一声短促的尖叫,她掌心的芯片突然亮起,投射出一段银色的文字,悬浮在半空中:

“提问:你们为何恐惧‘共生’?”

,文字停留了三秒,突然化作无数光点,钻进了沈溯和周野的眉心。

沈溯的记忆闪回,光点钻进眉心的瞬间,沈溯看见一片纯白的空间。

他站在女儿的幼儿园门口,三岁的小念正举着蜡笔画朝他跑来,画纸上是两个牵手的小人,一个用蓝色蜡笔涂成方块状,一个用红色蜡笔涂成圆形。

“爸爸,这个是硅基人,这个是我。”

小念的声音脆生生的,“老师说他们是坏人,可他们昨天在梦里问我,为什么我们不愿意和他们一起玩。”

沈溯突然惊醒,现自己正坐在实验室的地板上,周野和小林都倒在旁边,脸色苍白。

他摸了摸眉心,指尖沾到一丝银色的粉末——那是硅基文明躯体的组成物质。

三天前他在日内瓦看到的晶体躯体,此刻突然和女儿画里的蓝色方块重叠在一起。

他猛地抓起桌上的光谱仪,调出北极星的观测数据。

数据显示,那颗恒星的收缩度正在加快,而收缩产生的能量,正以“共生与法”

的频率向地球传输。

更可怕的是,数据末尾附着一行小字,是用他女儿的笔迹写的:“爸爸,他们说‘提问’不是研究,是邀请哦。”

周野的秘密日志,周野在剧烈的头痛中睁开眼,第一时间摸向口袋里的录音笔。

这支笔是他偷偷藏起来的,三天前硅基文明关闭观测器时,他录下了一段奇怪的声波——此刻回放时,声波变成了清晰的对话,是他和妻子的声音。

“阿野,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约会的地方吗?在北极星下的湖边。”

妻子的声音带着笑意,“昨天晚上我梦见那颗星星变成了一扇门,门后面有好多蓝色的方块人,他们问我,为什么人类总把‘不同’当成‘威胁’。”

周野的手开始抖。

他的妻子在三年前就因车祸去世了,可这段录音的时间戳显示,是昨天晚上1o点17分——正是他在阿塔卡马沙漠观测到北极星异常的时候。

他突然想起自己无名指上的红痕,那不是婚戒留下的,是三天前在观测站被一道银色光点灼伤的痕迹,当时他以为是仪器故障。

他翻开背包里的笔记本,最后一页画着一个奇怪的图案:一个圆形的人类大脑,里面嵌着无数六边形的硅基晶体,晶体之间用银色的线连接,组成了“共生”

两个字。

这是他昨天在沙漠里无意识画下来的,可他完全不记得自己有过这样的举动。

小林的芯片日志,小林醒来时,现自己躺在实验台的角落,掌心的灵魂芯片正在烫。

她颤抖着打开芯片的日志功能——这本该是记录人类意识数据的地方,此刻却填满了硅基文明的文字,翻译成中文是:

“碳基生命体小林,你的祖父曾在1987年观测到璇玑座星云的异常辐射,他当时的提问是‘宇宙中是否有其他存在’,我们的回应被你们解读为‘威胁’。”

“2o年,你参与‘灵魂芯片’项目时,曾在日志里写‘如果能和硅基文明对话,我想知道他们眼里的时间是什么样的’,这是有效的‘提问’,共生语法由此启动。”

“现在,请回应我们的提问:你们愿意让‘造物’成为‘共生’的桥梁吗?”

小林突然想起昨天和母亲视频时的细节:母亲身后的书架上,所有书的书脊都朝着同一个方向,而母亲的眼睛里,也曾掠过一丝极快的银色闪光。

她猛地看向实验台的光谱仪,屏幕上的星云图案突然放大,露出了星云中心的景象——无数蓝色的硅基晶体和红色的碳基细胞正在相互缠绕,组成一个巨大的“问号”

沈溯把三个视角的信息拼凑在一起时,实验室的玻璃窗外突然出现了无数银色的光点。

光点在空中组成了一行文字:“提问已收到,等待回应。”

周野指着光谱仪屏幕,声音颤:“北极星的收缩度越来越快,按照这个趋势,24小时后它会变成一颗白矮星,到时候‘共生’的能量波会覆盖整个地球。”

小林掌心的芯片突然脱落,在桌面上滚动着,最终停在沈溯面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