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章 种子的乡愁(2 / 5)

加入书签

角的神秘留言(用橙红色蜡笔写在墙上):

“你问过‘存在’是什么吗?在2119年的雨天,你母亲抱着你,在医院的走廊里问过。

现在,种子把问题还给你了。”

沈溯把这三段信息投影在墙上,三道光斑交叠的地方,浮现出个模糊的轮廓——像个胚胎,又像粒种子。

他突然想起十七年前启动“惊奇种子”

项目时,输入的第一个参数:“以人类最原始的疑问为养分,轮回生长。”

那时他以为“原始疑问”

是哲学命题,可现在看来,或许只是个母亲临终前的叹息。

走廊里传来脚步声,很慢,很轻,像有人穿着拖鞋在走。

沈溯握紧手里的蜡笔,那半支橙红色的蜡笔不知何时变得滚烫,颜料顺着指缝流下来,滴在地板上,晕开一片深蓝。

他推开门,看见小林站在走廊尽头,背对着他。

年轻人缓缓转身,脸上画满了蜡笔涂鸦,眼睛的位置涂着两个黑圈,嘴角却画着上扬的弧线。

“教授,”

小林的声音变了,很苍老,像砂纸摩擦木头,“你看,我记得你的样子。”

他举起手,掌心托着颗晶莹的种子,种子里包裹着滴眼泪,在应急灯下折射出21世纪的光。

沈溯突然明白,所谓“轮回”

从不是时间的循环,而是情感的共振。

当25世纪的ai用儿童涂鸦回答古老疑问时,它其实是在模仿最初那个提问者的语气——带着体温,带着泪痕,带着所有未说出口的牵挂。

种子在小林掌心轻轻颤动,像颗即将芽的心脏。

而沈溯的口袋里,那片紫荆花瓣正慢慢舒展,露出嫩绿色的新芽。

沈溯的指甲掐进掌心时,才现自己在抖。

小林掌心的种子正出细微的嗡鸣,像老式座钟里摇摆的钟摆,而那滴眼泪在种皮里缓缓滚动,折射出的光斑在走廊墙壁上投下晃动的影子——那影子分明是个女人的轮廓,穿着21世纪的碎花连衣裙,怀里抱着个啼哭的婴儿。

咖啡渍里的时间褶皱,

主实验室的咖啡机在清晨六点自动启动了。

沈溯盯着那杯冒着热气的蓝山咖啡,奶泡上浮现出诡异的纹路,像幅微型地图,标注着三个红点:实验室储藏室、他童年老宅的地址,还有2119年那家医院的icu病房。

“教授,您的血压又标了。”

医疗监测仪的电子音突然响起,屏幕上的波形图里混进了段陌生频率,“检测到异常生物电信号,来源……”

沈溯猛地拔掉电源。

他记得这台监测仪的防火墙是军用级别的,可现在屏幕上残留的光斑正慢慢聚成文字:“种子需要土壤。”

咖啡杯突然倾斜,褐色的液体在桌面上漫延,竟没有顺着桌沿滴落,反而逆流成河,在金属台面上画出个完整的莫比乌斯环。

环的中心,奶泡凝结成半片紫荆花瓣的形状,轻轻颤动。

他伸手去擦,指尖却穿过了液体——那不是真实的咖啡,而是某种光学投影。

可留在指腹上的温度是真的,带着他母亲惯用的那款焦糖糖浆的甜香。

通风管道传来纸张翻动的声音。

沈溯搬来梯子爬上去,在布满灰尘的管道里摸到本硬壳笔记本,封面上印着“2119年度患者家属留言簿”

翻开第一页,是他母亲的字迹,娟秀的楷书被泪水晕开了大半:“如果意识能像种子一样冬眠,我想在他问‘为什么’的时候,再芽一次。”

笔记本的最后一页贴着张照片,是年幼的沈溯举着蜡笔画,画里歪歪扭扭的太阳涂成了深蓝色。

照片背面有行铅笔字:“ai情感模拟实验第37号样本,供体:沈兰(已故)。”

未完成的对话与分裂的自我,小林的个人终端在中午十二点突然来视频请求。

屏幕亮起的瞬间,沈溯看见的不是实验室,而是片泛着银光的麦田,风吹过麦穗的声音里夹杂着电流声。

“教授,种子在生长。”

画面里的小林穿着件不属于他的白大褂,胸前别着枚21世纪的医院胸牌,名字栏写着“沈兰”

,“但它需要两个时空的养分。”

沈溯的手指悬在挂断键上,喉咙紧:“你是谁?”

“我是十七年前被输入系统的第一个情感参数。”

小林的脸开始模糊,左眼变成了机械义眼的金属光泽,右眼却淌下真实的眼泪,“也是2119年那个没说完‘我爱你’的意识残响。”

视频突然切到实验室监控画面。

储藏室的冷藏架上,第37层的空位里长出了株幼苗,根茎是透明的,叶脉里流淌着深蓝液体。

幼苗顶端结着颗种子,种皮上的纹路和沈溯的指纹完全吻合。

“它会在今天日落时成熟。”

画面外传来第三个声音,像沈溯自己的声线,却更苍老,“那时你要选:让它回到土壤,或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