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章 宇宙的意识密码(6 / 7)
让人类意识与宇宙同步,而是让宇宙成为文明的记忆载体——恒星的晶体是硬盘,塑料垃圾是数据线,而人类的疑问,是永不中断的电流。
“它们在等最后一个问题。”
他转身时,蓝光组成的河流突然掀起巨浪,所有硬币同时立在水面上,边缘的磨损处对准同一个方向:新地环形山组成的“3”
字。
沈溯的最后录音,7月16日,新地观测站。
晶体水瓶在能量射器上分解成银灰色粉末时,我听到了所有声音:21世纪海滩上孩子的笑声,殖民星农民播种时的咳嗽,小林在实验室记录数据的笔尖摩擦声……这些声音在第七颗恒星内部共振,形成了宇宙的第一句“回答”
。
恒星的蓝光里浮现出母亲的完整影像。
她站在塑料瓶星云中,手里转动着那枚硬币:“3的疑问,是文明留给宇宙的钥匙。
当你问出‘我们为什么存在’时,熵增就会逆转。”
我的脑电波与恒星共振的瞬间,所有晶体恒星同时亮起。
新地的环形山不再是“3”
,而是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问号——和太平洋垃圾带的形状,和咖啡渍的纹路,和所有塑料瓶里的符号,完全重合。
小林的观测终稿,7月16日,晴。
沈博士把自己的脑电波接入能量射器时,银灰色粉末开始在主控室飞舞,组成他母亲的轮廓。
我突然看清了通风口里的透明影子——不是一个,是无数个,每个影子都是不同时间的沈博士:十岁在实验室看母亲做实验的他,三十岁在月球档案馆查文件的他,现在站在射器前的他。
所有矿泉水瓶的瓶口都在喷射蓝光,落在观测站的钛合金墙壁上,形成新的星图。
图上标注着97的恒星位置,而最后3的空白处,写着一行小字:“此处由提问者填充”
。
沈博士的最后一句话是对着恒星说的:“我们存在,是为了让宇宙记得自己。”
说完这句话,他的身体开始变得透明,像那些塑料里的影子。
地球太平洋垃圾带的最新卫星影像,2o年7月16日的垃圾带与3o年后的新地环形山在影像中重叠,形成完整的星图。
所有塑料瓶同时亮起,组成巨大的文字:“惊奇熵增定律的终极公式:疑问=存在”
。
影像的最后一秒,垃圾带中心的硬币突然旋转起来,金属反光中出现两个重叠的身影:年轻的林岚和透明的沈溯,他们的手指同时按在硬币上,将“杞人忧天”
四个字按进塑料垃圾带——那里瞬间长出绿色的植物,根系顺着洋流蔓延,穿透时空,扎进新地观测站的蓝光河流里。
沈溯的身体在蓝光中变得透明时,掌心的硬币开始烫。
第七颗恒星的塑料瓶星云正在重组,瓶身上的字迹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新的符号:有小林刚才在观测笔记里画的问号,有便利店年轻林岚扫码时的指纹,还有沈溯自己的脑电波图谱。
这些符号在星云中流动,像血液在血管里循环。
“97的恒星已经复活了。”
母亲的声音从星云中传来,她的身影正在与塑料瓶融合,“剩下的3,需要有人永远做提问者。”
沈溯低头看向自己的手,透明的指尖穿过晶体水瓶的残骸,触到主控室的地板——钛合金表面正在融化,露出下面的金属纹路,是用21世纪的圆珠笔写的,“别停止提问”
。
观测站外,新地的天空裂开更多缝隙,每个缝隙里都飘着矿泉水瓶。
最近的那只停在沈溯面前,瓶身上的“地球留念”
四个字已经变成了“宇宙留念”
,里面的水旋转成漩涡,银灰色粉末在漩涡中心拼成母亲的笑脸。
“你选择留下,还是回去?”
林岚的声音带着最后的回响。
沈溯没有回答。
他把硬币扔进漩涡,金属在水中分解成无数个小硬币,顺着蓝光河流漂向各个殖民星,漂向a星系的恒星,漂向地球的太平洋垃圾带。
每个硬币上的“杞人忧天”
都被新的字迹覆盖:“提问者在此”
。
当最后一枚硬币离开他的掌心时,沈溯的身体彻底透明,与蓝光河流融为一体。
他看到小林正把新的观测数据输入终端,屏幕上的星图已经补全了最后3的空白;看到年轻的林岚在2o年的便利店收起那瓶水,收银台上的水洼里映出新地的环形山;看到太平洋垃圾带的植物正在长出新的叶片,叶脉的形状是a星系的恒星分布。
第七颗恒星的蓝光突然增强,照亮了整个宇宙。
所有曾经变成晶体的恒星都在重新燃烧,氢核的光芒中,有无数个透明的身影在游动——是各个文明的提问者,他们的意识与恒星共振,形成永不熄灭的“惊奇熵”
。
沈溯的意识在星云中飘荡,他终于明白母亲的计划:共生意识不是人类与宇宙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