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章 无序里的必然(2 / 4)

加入书签

我们如何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展?混沌往往意味着不确定性和风险,我们怎么能放任这些因素存在?”

沈溯微笑着回答道:“您的担忧很有道理。

但我们必须认识到,绝对的稳定和确定性是不存在的。

在宇宙的尺度上,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地变化和演化。

混沌虽然带来了不确定性,但也蕴含着无限的创造力和可能性。

我们保留‘混沌留白’,并不是放任不管,而是以一种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面对未知。

我们可以通过建立灵活的机制和多元的体系,来适应和利用混沌的力量。

比如,在科技创新方面,我们可以鼓励自由探索和跨界合作,让不同的思想和理念在碰撞中产生新的火花;在社会制度方面,我们可以建立更加民主和包容的制度,让不同的声音和需求都能得到尊重和表达。

这样,我们既能享受秩序带来的稳定,又能从混沌中汲取前进的动力。”

随着讨论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同沈溯的观点。

人们逐渐意识到,共生意识和混沌与秩序的新认知,为人类文明的展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在这条道路上,人类将不再是孤独的探索者,而是与整个宇宙和谐共生的一部分。

沈溯并没有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果。

他深知,这次的现只是冰山一角,宇宙中还有无数的奥秘等待着人类去探索。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带领着团队开始了新一轮的宇宙探索计划。

这一次,他们的目标更加明确——寻找更多关于混沌与秩序相互转化的证据,深入研究共生意识在宇宙中的表现形式,以及探索如何将这些新的认知应用到人类文明的实际展中。

在浩瀚的宇宙中,“星耀号”

再次启航。

沈溯站在舰桥上,望着前方无尽的星空,心中充满了期待。

他知道,未来的道路充满了挑战,但也蕴含着无限的可能。

而他,将带领着人类,向着未知的宇宙深处,勇敢地迈进。

“星耀号”

的引擎出低沉的嗡鸣,像一头蓄势待的巨兽。

沈溯的手指在控制台边缘轻轻敲击,目光掠过舷窗外正在扭曲的星光——他们正穿越“规则乱流区”

的第三道能量屏障。

三天前,当观测设备次捕捉到那组自涌现的物理常数时,他以为那只是宇宙边缘的偶然现象,直到林悦调出了更惊人的数据。

“舰长,您看这个。”

副舰长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她将一组三维模型投射在指挥舱中央。

那团原本无序的能量乱流此刻正呈现出奇异的螺旋结构,像是有无数双无形的手在编织一张动态的网。

最令人震撼的是螺旋中心——七个稳定的物理常数正以精确的频率脉动,仿佛某种宇宙级的心跳。

沈溯突然想起父亲临终前的话。

那位毕生研究共生意识的老学者曾在病床上喃喃自语:“秩序不是答案,是过程。

就像我们的意识,不过是神经元混沌放电时的临时舞蹈。”

当时他只当是老人的胡话,此刻却在宇宙边缘看到了具象化的印证。

“启动‘镜像同步’程序。”

他突然下令,“让舰载ai模拟这些常数的演化路径。”

林悦瞳孔微缩:“可是舰长,这会让ai暴露在混沌算法中,我们无法预测——”

“正是因为无法预测,才要去看。”

沈溯的目光锐利如鹰,“共生意识告诉我们,存在的本质是连接。

如果这些常数是混沌自我组织的结果,那它们必然在向宇宙传递某种信息。”

ai的运行指示灯开始疯狂闪烁,原本稳定的数据流突然像被投入石子的湖面般剧烈震荡。

指挥舱内的温度骤降,空气中弥漫着静电的焦味。

就在这时,全息投影突然炸开成无数光点,随后重组出一幅令人窒息的图景:无数个类似的螺旋结构在宇宙各处闪烁,像散布在黑幕上的萤火虫,而地球所在的太阳系,正被其中最微弱的一缕光链连接着。

“这是……宇宙共生网络?”

林悦捂住嘴,声音颤。

沈溯却注意到更诡异的细节:所有螺旋结构的脉动频率,竟与人类大脑皮层的a波完全吻合。

他猛地想起二十年前那场席卷全球的“意识共振”

事件——当时有过百万人类同时报告产生了相同的梦境,梦中是一片由光组成的海洋。

官方将其归为太阳活动异常,如今看来,或许那是人类意识次触碰到宇宙共生网络的涟漪。

“警报!

检测到未知意识体接入!”

舰载系统的警报声尖锐刺耳。

指挥舱的灯光突然熄灭,只有全息投影还亮着,那些螺旋结构的光点正逐渐汇聚,最终凝结成一个模糊的人形轮廓。

“不必惊慌,沈溯舰长。”

一个温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