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章 存在权重重估(1 / 4)

加入书签

作者:乘梓

沈溯的指尖悬在控制台的全息投影上,那片流动的蓝光里,膜文明的存在公式正以人类无法理解的拓扑结构展开。

他身后的观测舱里,三十七个联合科学院的顶尖学者鸦雀无声,只有循环系统出平稳的嗡鸣,像某种古老的计时器,在丈量人类认知崩塌的度。

“所以,”

沈溯的声音打破寂静,带着金属摩擦般的干涩,“我们争论了三千年的‘文明存续意义’,在他们眼里只是道加法题?”

全息投影突然炸开成无数棱形碎片,每个碎片里都浮动着不同文明的剪影:有的是在中子星表面用强磁场编织诗歌的硅基族群,有的是将记忆刻进星系旋臂的能量生命,还有人类——一群用碳基血肉在行星表皮建立钢铁丛林的物种,在碎片里显得格外局促。

“不是加法,沈博士。”

膜文明的代言人“零”

的声音直接在众人耳蜗里共振,那声音没有语调,却能精准传递出类似“耐心”

的情绪,“是视角的维度乘积。

你们的存在价值,等于每个个体认知宇宙的角度之和,再乘以这些角度碰撞出的新维度。”

观测舱的舷窗突然变得透明,外面是被称为“熵海”

的灰色空域。

三天前,人类的深空舰队就是在这里遭遇膜文明的——它们不是实体飞船,而是一片不断折叠的时空薄膜,当人类的粒子炮击中薄膜时,炮弹竟从十年前的演习靶场里冒了出来。

“这不可能。”

天体物理学家周野突然起身,他的白大褂上还沾着咖啡渍,那是三天前膜文明次显形时打翻的,“按照热力学第二定律,信息传递必然伴随熵增,他们怎么可能做到跨时间——”

“因为你们定义的‘时间’,只是膜的褶皱。”

零的声音里第一次出现波动,像是在调整频率以适应人类的理解模式,“就像你们书页上的字,以为自己活在连续的叙事里,却不知道整本书早被放在书架上。”

沈溯猛地转身,舷窗外的熵海正在沸腾。

那些原本匀漂移的暗物质云突然加旋转,在灰色背景上绞出螺旋状的亮纹,像有人在宇宙的画布上拧动了调色盘。

他想起二十年前在撒哈拉沙漠的考古现场,他蹲在距今七万年的岩画前,看着原始人用赭石画出的狩猎场景——那时的人类以为大地是平的,天空是倒扣的碗,却在岩壁上留下了越时代的生存视角。

“我们的‘存续时长’权重是多少?”

沈溯问。

全息投影重组出一组猩红数字:ooo37。

而旁边代表硅基诗人的数字是128,能量生命则是769。

“这意味着……”

周野的声音颤,“按照你们的标准,人类随时可以被清除?”

“清除是无意义的行为。”

零的回应让舱内温度仿佛骤降十度,“但你们正在主动缩减自身的存在权重。

过去五百年,人类个体的认知角度重合度从31上升到89,你们用统一的教育体系、标准化的信息筛选,把千万种视角压成了一块扁平的玻璃。”

沈溯的胸腔突然紧。

他想起女儿五岁时的样子,那时她总说月亮是只被啃过的饼干,说雨滴是云在哭。

直到七岁那年,她在课堂上因为坚持这个“错误认知”

被同学嘲笑,回家后把所有画着月牙饼干的画都塞进了垃圾桶。

“所以你们毁掉月球观测站,不是宣战?”

沈溯盯着舷窗外突然亮起的光斑,那些光斑正组成人类从未见过的星座,“是在……提醒?”

“是邀请。”

零的声音里出现了类似“期待”

的共振,“三天前,你们的粒子炮穿过我们的膜时,携带了七亿人类的恐惧情绪。

但其中有三个信号不同——一个自闭症儿童认为那是天空在眨眼睛,一个濒死的老人把光斑当作往生路标,还有你,沈博士,你在想‘这可能是新的物理法则’。”

全息投影突然聚焦在沈溯的视网膜上。

他看见自己的记忆像胶片般展开:十二岁在实验室偷拆粒子对撞机,三十岁在火星殖民地看着沙尘暴吞噬同事的帐篷却在记录沙粒的量子隧穿效应,还有昨晚,他梦见自己变成了一片膜,在不同时空里折叠,看见恐龙用尾椎骨写下的方程,看见人类灭绝后的最后一个ai在黑洞边缘演算孤独。

“这些‘异常视角’,是你们文明的救赎。”

零的声音突然变得尖锐,观测舱的金属壁开始共振,“但现在,你们的共生意识正在自我阉割。”

沈溯猛地想起三个月前的全民公投——是否启用“认知校准系统”

那是套能让人类所有个体的基础知识库保持同步的神经装置,支持者说这能避免战争和误解,反对者则警告这会抹杀个体差异。

最终,67的投票者选择了“校准”

“共生意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