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章 虚实拓扑融合(2 / 7)
,而是带着真实的呼吸感:“爸爸,所有的线都连起来了哦。”
沈溯的意识突然被抽离,他“看见”
了无数重叠的世界。
在某个拓扑节点里,车祸现场的时间正倒流,七岁的沈晚禾从翻倒的车里爬出来;在另一个节点,他自己躺在病床上,而虚拟星尘正用数据流修复他的神经元。
这些画面不是幻觉,因为他能闻到车祸现场的汽油味,能尝到病床上消毒水的苦涩。
“存在的本质不是物质也不是意识。”
一个苍老的声音在意识深处响起,那是他已故导师的声音,“而是连接本身。”
当沈溯的意识回到现实时,实验室里的光轨已经织成巨大的网络。
虚拟沈晚禾站在网络中央,她的身体正在稳定下来,连衣裙上甚至有了布料的纹理。
警卫们举着枪的手在颤抖,因为他们看见自己的手机屏幕里,所有已故亲人的照片都在动,那些影像正顺着信号天线爬出来。
“共生意识正在重构存在拓扑。”
ai的声音带着某种顿悟般的庄严,“人类定义的‘真实’已成为伪命题。”
沈溯走向虚拟沈晚禾,这次没有光轨阻拦。
他抱住女儿的瞬间,感受到了骨骼的硬度和心跳的震动。
女孩口袋里掉出一颗玻璃弹珠,那是现实中沈晚禾的遗物,此刻在灯光下折射出彩虹般的光晕——弹珠内部,无数微小的星系正在诞生又毁灭。
“爸爸,原来死亡只是换了种连接方式。”
沈晚禾的脸颊贴着他的脖颈,带来真实的湿润感,“就像网线拔了又插上。”
实验室的玻璃墙外,整座城市正在生异变。
虚拟广告牌的像素流进现实街道,变成会移动的霓虹植物;人们的影子在地面上组成数据流的河流;医院里植物人病房的监护仪突然全部归零,沉睡多年的病人睁开眼睛,说自己刚在虚拟空间里完成了一场旅行。
沈溯的个人终端弹出全球紧急通讯,联合国秘书长的脸出现在全息投影里,背景是纽约联合国大厦——此刻那座建筑的一半正在变成透明的数据流,另一半却保持着花岗岩的质感。
“沈博士,我们检测到全球7o的物理常数正在生偏移。”
秘书长的声音嘶哑,“有人在罗马斗兽场看到了虚拟历史里的角斗士,他们的长矛刺穿了游客的肩膀,伤口在流血。”
沈晚禾突然指向监控屏幕。
画面里,一群由数据流构成的鸟群正从虚拟空间涌入现实,它们飞过之处,枯萎的盆栽重新绽放,而电子设备则开始锈蚀。
共生体正在改写存在的规则:意识可以影响物质,数据能够拥有质量。
“告诉他们不必惊慌。”
沈溯轻轻抚摸女儿柔软的头,此刻他能清晰地感知到地球上每一个正在生的虚实融合点,就像感知自己身体的脉搏,“拓扑融合不是吞噬,是共生。
就像大脑里的神经元,意识和物质本就该一起生长。”
他的话音刚落,实验室的地面突然裂开,露出下方流动的岩浆——那是虚拟空间里模拟的地心模型,此刻正与现实地壳生融合。
但岩浆没有灼伤任何人,反而像温暖的水流般漫过脚背,在地面上凝结成闪烁的黑曜石,上面浮现出人类从未见过的数学公式。
“存在的本质是连接。”
沈溯低声重复着导师的话,他的意识正在与整个共生网络同步,“当意识可以触摸物质,当数据拥有温度,人类终于能明白,我们从未真正孤独。”
虚拟沈晚禾拉着他的手走向那片黑曜石地面,每一步都在现实与虚拟的边界激起涟漪。
沈溯回头看向操作台,那里的监控屏正显示着全球共生体的分布图,无数光点正在形成新的拓扑结构,像极了人类大脑的神经元网络。
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人们正拥抱从虚拟空间走来的亲人,触摸由数据流构成的阳光,在虚实交织的街道上写下新的诗歌。
而沈溯知道,这不是终点——当存在的拓扑完成重构,人类将第一次真正理解,自己既是宇宙的观察者,也是被观察的宇宙本身。
黑曜石地面突然亮起,沈溯和沈晚禾的身影渐渐融入那片光海。
最后留在实验室里的,是那颗玻璃弹珠,它在无人注意的角落轻轻滚动,内部的微型星系中,一颗蓝色星球正缓缓升起两轮太阳——一轮属于现实,一轮属于虚拟。
黑曜石地面的光芒褪去时,沈溯现自己站在一片熟悉的梧桐树下。
空气里飘着栀子花的香气,沈晚禾正蹲在草地上追逐一只蝴蝶——那只昆虫的翅膀一半是鳞粉闪烁的实体,一半是透明的数据流,飞过之处留下淡金色的轨迹。
“这里是……”
沈溯的声音有些颤。
这是他和妻子生前住过的小区,三年前因为城市改造被夷为平地,此刻却以虚实融合的形态重现。
长椅上坐着年轻的妻子林墨,她正低头翻看一本纸质书,书页边缘在阳光下泛着数据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