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章 时空新旅程(2 / 4)

加入书签

迁技术后,真正需要突破的不是物理边界,而是认知的边界。

"

用我们的存在回应。

"

沈溯的意识波动坚定而平和,"

启动全频段引力波射器,将人类文明的所有知识、艺术与情感,以时空振动的形式送出去。

同时,调整航线,前往对方给出的坐标。

"

舰队的引力波射器开始运转,将地球的古典音乐、敦煌壁画的数字影像、量子物理的最新理论,化作时空涟漪传向宇宙深处。

与此同时,星舰群启动曲率引擎,朝着那个神秘星系进。

在漫长的航行中,沈溯不断深入研究共生意识网络。

他现,当意识体之间的信任达到某个临界点,就能产生一种被他称为"

认知共振态"

的特殊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集体意识不仅能共享知识,还能创造出越个体智慧总和的全新认知。

终于,舰队抵达了目标星系。

这是一个由七颗恒星组成的复杂星群,每颗恒星周围都环绕着经过精密改造的戴森球。

更令人震撼的是,这些戴森球之间的空间结构,竟然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哲学命题:"

我思故宇宙在"

"

他们在等待我们给出答案。

"

共生意识网络中传来一个苍老的意识波动,"

这是所有文明必须面对的终极拷问。

"

沈溯站在观测窗前,看着那些闪烁的戴森球。

他想起在地球的哲学课堂上,老师曾说过:人类对存在的认知,本身就是存在的一部分。

此刻,面对这个级文明的命题,他突然有了新的领悟。

"

答案不在思考中,而在创造中。

"

沈溯向共生意识网络送自己的认知,"

我们不是为了理解宇宙而存在,而是为了让宇宙变得更有意义而存在。

"

七百三十二个意识体同时出共鸣。

舰队开始行动,利用时空跃迁技术,在星系中构建起一个全新的艺术结构——一个不断变化的四维雕塑,每一个维度都代表着人类对存在的不同理解。

当最后一块时空结构就位时,整个星系突然爆出璀璨的光芒。

那些戴森球开始变换色彩,组成一行跨越维度的文字:"

欢迎回家,创作者。

"

沈溯的眼中泛起泪光。

在这一刻,他终于明白,共生意识对人类存在本质的重构,不仅让他们获得了探索宇宙的新能力,更让他们找到了存在的真正意义:在无限的时空里,与其他文明共同书写宇宙的诗篇,在创造与被创造的循环中,不断越自我,追寻存在的终极答案。

舰队停泊在新建成的艺术结构旁,船员们通过共生意识网络,分享着此刻的震撼与感悟。

沈溯知道,这只是人类新旅程的开始。

在广袤无垠的宇宙中,还有无数未知等待着他们去探索,无数认知边界等待着他们去突破。

而共生意识,将成为他们最强大的武器,也是最温暖的港湾。

随着引力波射器再次启动,人类文明的新故事,正以时空为纸,以星辰为笔,在宇宙的画卷上继续书写。

当"

欢迎回家,创作者"

的跨维度文字在星群间渐渐消散,沈溯的仿生义眼突然捕捉到一道极细微的能量波动。

那是从最外围戴森球的接缝处渗出的,宛如蛛丝般缠绕在时空褶皱里的暗物质流,其运动轨迹竟与共生意识网络中某个古早哲学模型的拓扑结构完全吻合。

"

准备深层扫描。

"

沈溯的意识波动刚传入网络,七百三十二个神经接口同时出蜂鸣。

舰队的量子探针群如同银色游鱼般跃入暗物质流,却在接触的瞬间集体崩解成光粒子,这些粒子在空中重新排列,拼凑出一个不断旋转的莫比乌斯环。

"

这是认知陷阱!

"

共生意识网络中突然炸开尖锐的警报。

沈溯感觉太阳穴突突跳动,记忆深处关于熵海古文明的记载如潮水般涌来——某些高等文明会在交流伊始设置认知迷宫,将闯入者困在无限递归的思维闭环中。

此刻,他的视网膜上正不断重叠着各种矛盾的画面:戴森球化作巨大的眼睛凝视舰队,星群坍缩成自己幼年时玩过的玻璃弹珠,而量子流体里的双螺旋结构竟开始哼唱地球的童谣。

"

切断视觉神经传输!

"

沈溯果断下达指令,但已经太迟。

那些诡异图像如同病毒般侵入共生意识网络,七百三十二个意识体开始产生分裂。

有人看见自己变成了一团星云,有人则坚信舰队正在坠入黑洞,还有船员的意识碎片在网络中疯狂增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